职务侵占罪是一种犯罪行为,通常情况下,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会接受符合条件的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资料。对立案材料审查后,认为该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那么公安机关会进行追究。如果没有犯罪事实,或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用追究刑事责任的,那么不会立案。
通常情况下,职务侵占罪的立案程序如下: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会接受符合条件的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资料。对立案材料审查后,认为该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那么公安机关会进行追究。如果没有犯罪事实,或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用追究刑事责任的,那么不会立案。
如何进行职务侵占立案?
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对于如何进行职务侵占立案,有以下几点法律分析:
1. 行为人需具备一定的罪责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年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即应当负刑事责任。因此,职务侵占罪的犯罪行为人需年满十六周岁。
2. 行为人需具有非法占有本单位财物的目的。职务侵占罪是指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因此行为人必须具有非法占有本单位财物的目的。
3. 行为人需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职务侵占罪需要行为人利用自己作为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人员,在履行职责时的便利条件,才能实施。
4. 行为人需数额较大的财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数额较大的财物包括:价值五千元以上、超过本单位财物价值的百分之三十、超过本单位财物价值的五分之一。
综上所述,如何进行职务侵占立案需要满足以上四个条件。如果行为人满足以上条件,且其行为符合法律规定,那么就可以进行职务侵占立案。
职务侵占罪的立案需要满足四个条件:年满十六周岁、具有非法占有本单位财物的目的、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数额较大的财物。只有同时满足以上四个条件,才能进行职务侵占立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六条规定,人民检察院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起诉决定,按照审判管辖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并将案卷材料、证据移送人民法院。
犯罪嫌疑人认罪认罚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就主刑、附加刑、是否适用缓刑等提出量刑建议,并随案移送认罪认罚具结书等材料。
全文937个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