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喊你领取补助金
作案嫌疑人一般冒充“财政局”等国家公务人员身份,通过发送短信或拨打电话,称受害人还有未领取的补助金,要求受害人联系某手机号。受害人联系该手机号后,对方自称是“财政局”工作人员,在取得受害人信任后,引导受害人带银行卡到ATM机上进行操作,再利用受害人不熟悉银行业务的特点,诱骗受害人进行转账汇款,从而实施诈骗。
防范措施:
节前是各类骗局的高发时段,千万不要轻信此类声称发放补贴的电话。补贴的发放都有严格规程,不会打个电话直接通过银行汇款的方式发放。
2、假扮天猫客服
网络购物逐渐受青睐,双
十一、双十二促销活动更是让不少人铆足了劲抢购。一些不法分子乘虚而入,假扮天猫客服实施诈骗。
防范措施:
网上购物的消费者如果遇到类似情况,可先应该登录购物网站,拨打上面提供的电话,与客服人员的沟通,核实了解情况。
3、社保卡被停用
社保卡电话诈骗手段主要分为三种:一种是以领取社保补贴、医疗补贴或一次性养老补贴等为名义,拨打电话(人工或语音电话)或发送短信,诱惑参保人员尤其是离退休人员拨打“社保机构”的电话咨询,然后诱骗泄露身份证号码及银行账号实施诈骗;另一种是以社会保障卡欠费被冻结为名,要求提供社保卡号、姓名等个人信息,引诱参保人员转账汇款实施诈骗;第三种则是假借社保经办机构名义,伪造虚假文件向参保单位及个人发放,以社保基金账户变更为名,要求参保单位和个人预交社保费,直接将资金转入某银行账户实施诈骗。
防范措施:
社保卡和医保卡均没有电话、短信和语音提示业务,另外社保卡也没有透支功能,因此但凡遇到类似电话和信息,切记不要向对方透露自身身份信息和社保卡密码等。
4、冒充银行客服人员或银行短信
不法分子使用了一种名为“改号器”的软件,将号码改成银行的客服号,再利用流动的伪基站发送诈骗信息,引诱接收人登录早已设计好的假冒银行网站,一旦受害人在这个网站上输入账户和密码,不法分子就可以通过网络转账,把受害人账户里的资金转走。
防范措施:
兑换信用卡的积分,最好是自己通过网站去登录网上银行或者是手机银行,而不要通过点开短信上的网址链接以及论坛等其他网页上的链接。如在手机使用时看到的网站或链接不是银行网址,切勿点击登录,更不要输入账户密码。此外,不要将电子密码器产生的动态密码告知他人;不要随意拔打对方提供的所谓(包括“400”)咨询电话,应直接到银行相关部门或通过官方渠道进行核查;不要轻易被对方银行客服工作人员的身份迷惑,不要轻信所谓的新政策,多问几个细节性问题就很容易让骗子露出破绽。
在现实生活之中,个人电话号码等信息泄露的情形是较为常见的,一些违法者,可能会通过给他人拨打电话的形式来诈骗对方的钱财。故此为了防止自己被骗,了解一些常见电信诈骗手段是必要的。
全文1.1千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