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押合同的效力可根据行为人是否存在民事行为能力、是否意思表示真实、合同内容是否存在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的因素分为有效合同、无效合同、效力待定合同以及可撤销合同。若是满足上述三要素,即可认定为有效合同;若是无法同时满足上述三要素,即可认定为无效合同;若是行为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合同被追认前为效力待定合同;若是合同订立过程中,存在重大误解、欺诈、胁迫、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可撤销情形的,为可撤销合同。
抵押合同需要注意的问题
1、抵押合同的内容
抵押合同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1)抵押人、抵押权人的名称或者个人姓名、住所;
(2)主债权的种类、数额;
(3)抵押财产的具体状况;
(4)抵押财产的价值;
(5)债务人履行债务的期限;
(6)抵押权灭失的条件;
(7)违约责任;
(8)争议解决方式;
(9)抵押合同订立的时间与地点;
(10)双方约定的其他事项。
2、抵押合同的形式
抵押事项可在主债权合同中设立抵押条款,也可以单独签订抵押合同,但是都必须采取书面形式。抵押合同是要式合同。
《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三条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全文532个字,阅读预计需要2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