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培训期间劳动者也由用人单位管理,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应当签订书面劳动合同...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第七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其招用的已经依法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或领取退休金的人员发生...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一、用人单位招聘工人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但同时具备以下情况,劳动关系成立。(一)使用者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二)使用者依法制定的各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到使用者的劳动管理,从事使用者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三)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使用者业务的构成部分。二、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时,可以参考以下证明书(1)工资支付证明书或记录(员工工资支付名单)缴纳各社会保险费记录(2)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行的工作证明书、服务证明书等可以证明身份的证明书(3)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聘注册表、注册表等招聘记录(4)工作记录(5)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其中,(1)、(3)、(4)项的相关证明书由使用者承担举证责任。
劳动关系是指劳动力所有者(劳动者)与劳动力使用者(用人单位)之间,为实现劳动过程而发生的一方有偿提供劳动力,由另一方用于同其生产资料相结合的社会关系。工资发放按日或者按月计算都可以认定存在劳动关系。《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第一条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同时具备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 (一)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 (二)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 (三)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
劳动关系是工伤认定的前提。《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八条明确规定,申请工伤认定的,应当提交与用人单位有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即应当有证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有劳动关系的事实。因此,明确的劳动关系是工伤认定和决定的前提,也是适用《工伤保险条例》的前提。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504人已浏览
1,337人已浏览
331人已浏览
16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