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如果没有给用人单位造成实际损失,不需要支付违约金。 在一般情况下,劳动者承担侵害用人单位商业秘密的赔偿责任需满足以下三点: (1)劳动合同约...
根据《劳动法》第19条与《劳动合同法》第17条的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秘密的相关事项。 如果劳动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根据《劳动法》第十九条和《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秘密的有关事项。劳动者违反劳动合同约定的保密事项,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所谓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能给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实用性、经权利人保密的技术信息和商业信息,即商业秘密应当同时具有秘密性、经济性、实用性和保密性。可见,一般情况下,劳动者承担侵犯用人单位商业秘密的赔偿责任需要满足以下三点:(1)劳动合同规定了保密义务的相关内容或公司规章制度有此规定,并已告知或公示给劳动者;(2)劳动者的行为侵犯了用人单位法律意义上的商业秘密;(3)劳动者侵权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所以,如果没有给用人单位造成实际损失,就不需要支付违约金。
《劳动法》一方面赋予了职工绝对的辞职权,另一方面又赋予了用人单位一定的请求赔偿损失的权利。《劳动法》第102条规定:“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的条件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事项,对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原劳动部在《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的第4条明确规定了赔偿的范围:“劳动者违反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解除劳动合同,对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劳动者应赔偿用人单位下列损失: 1、用人单位招收录用其所支付的费用; 2、用人单位为其支付的培训费用,双方另有约定的按约定办理; 3、对生产、经营和工作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 4、劳动合同约定的其他赔偿费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劳动合同当事人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商业秘密的有关事项。”《上海市劳动合同条例》第十五条也规定“劳动合同当事人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密条款或者单独签订保密协议。”如果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事项,对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员工应承担赔偿责任。赔偿责任按《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条的规定的损害填补原则确定,即给用人单位造成的损失能够确定的,根据损失承担赔偿责任;如损失难以计算,则员工的赔偿金额为员工在侵权期间因侵权行为而获得的利益,即在侵权期间获得的工资或其他收益。 员工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保密约定,既可以以保密条款的形式写入劳动合同,也可以单独订立一份保密协议。两种形式的效力是相同的。 保密条款或保密协议中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由双方当事人自行协商而定。保密条款或保密协议中应写明保密的范围、期限、员工应履行的保密义务、及员工违反保密约定时应承担的责任。保密的期限一般与劳动合同期相同,如长于劳动合同期,则长于合同期的保密期限一般通过竞业限制条款来约束。《上海市劳动合同条例》第十五条还1规定“商业秘密进入公知状态后,保密条款、保密协议约定的内容自行失效。保密协议义务有以下几项: 1.严格遵守公司规定的任何成文或不成文的保密规章、制度,履行与其工作岗位相应的保密职责,不泄露公司的保密信息,如果公司承诺不泄露属于他人的保密信息,员工也不得泄露该保密信息; 2.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公司的商业秘密泄露给公司以外的任何其他人,如果公司对外承诺不泄露属于他人的商业秘密,则员工也不得向公司以外的任何其他人泄露。 3.正确使用公司或者虽属于他人、但公司承诺有保密义务的保密信 息,不得在履行职务之外使用这些保密信息。 4.不得利用公司或者虽属于他人、但公司承诺有保密义务的保密信息为自己或任何第三方牟利。 5.妥善保管公司或者虽属于他人、但公司承诺有保密义务的保密信息。 相应的员工不得为以下行为之一: 将公司或者虽属于他人、但公司承诺有保密义务的保密信息私自抄录、复制、电邮或以其他任何形式携带出公司范围或者提供给他人阅读、复制、传递; 7.将公司或者虽属于他人、但公司承诺有保密义务的保密信息以口头、书面或者其他形式直接或间接的传递给公司的竞争对手;未经公司授权,以公司的名义或以公司员工身份对外发布、提供公司或者虽属于他人、但公司承诺有保密义务的保密信息; 8.在离开公司后,以在公司获得的保密信息为其他企业或个人服务或牟利; 9.通过其他任何途径或形式泄露公司或者虽属于他们、但公司承诺有保密义务的保密信息。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07人已浏览
136人已浏览
137人已浏览
14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