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四条: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由用人单...
1、违反竞业禁止,根据《公司法》第149条的规定,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违反前款规定所得的收入应当归公司所有。 2、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协商不成可提起仲裁要求认定为无效,该协议的效力有瑕疵。法律依据,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单位未签署劳动合同,可以协商解除:“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1,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保密协议与竞业禁止协议有本质不同:(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82条,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应支付你未签书面劳动合同双倍工资差额,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并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并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支付经济补偿。”前款规定的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工资的起算时间为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如已具备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条件,如已签署一般应遵守。但如确非保密岗位;2,还可要求单位支付未签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双倍工资的赔偿金。”(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条,截止时间为补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前一日
这个问题应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方面,如果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协议,可能会面临民事和刑事后果。民事后果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四)》,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的,应当按照竞业限制协议约定的标准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同时,用人单位可以要求劳动者按照约定继续履行竞业限制义务。刑事后果是,如果劳动者涉嫌窃取单位商业秘密,违反刑法,将面临被追究刑事责任的风险。另一方面,用人单位违约不支付经济补偿金的,劳动者可以提起劳动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由于用人单位的原因,三个月内没有支付经济补偿,劳动者也可以请求解除竞业限制。
竞业限制又称竞业避止,竞业禁止,指公司的职员(尤其是高级职员)在其任职期间不得兼职于竞争公司或兼营竞争性业务,在其离职后的特定时期和地区内,也不得从业于竞争公司或进行竞争性营业活动,因此,竞业避止是现代企业在一定领域和行业对企业商业秘密的保护措施。"竞业禁止"制度在我国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有据可查的仅限于国家科委的317号文件以及劳部发【1996】355号《劳动部关于企业职工流动若干问题的通知》第二条规定:用人单位与掌握商业秘密的职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商业秘密事项时,可以约定职工在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后的一定期限内(不超过3年),不得到生产同类产品或经营同类业务且到有竞争关系的其它用人单位工作,也不得自己生产与原单位有竞争关系的同类产品或经营同类业务,但用人单位应当给予该职工一定数额的经济补偿。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853人已浏览
208人已浏览
2,430人已浏览
358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