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许多合伙纠纷的产生都是因为合作之初双方未能就合作相关事项达成充分的书面协议,而在经营过程中出现问题和分歧时没有合约可依,又难以继续沟通,而导...
签订合伙协议的注意事项:1、合伙人资格审查。由于全体合伙人即合伙企业要对合伙人的经营行为承担责任,一定要审查好合伙人的资格,包括合伙人的人品...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合伙企业,是指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依照相关法律规定在中国境内设立的,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然人通过订立合伙协议,共同出资经营、共负盈亏、共担风险的企业组织形式。注册合伙企业必须签订合伙协议,合伙协议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1)合伙企业的名称和主要经营场所的地点: (2)合伙目的和合伙企业的经营范围: (3)合伙人的姓名及其住所: (4)合伙人出资的方式、数额和缴付出资的期限: (5)利润分配和亏损分担办法: (6)合伙企业事务的执行: (7)入伙与退伙: (8)合伙企业的解散与清算: (9)违约责任。 (10)合伙企业的经营期间和合伙人争议的解决方式。 5、出资权属证明: 6、经营场所证明: 7、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规定提交的其他文件。 8、法律、行政法规定设立合伙企业须报经审批的,还应当提交有关批准文件。
1.协作前,整理本身的账目。理清本身账目,为的是将来协作中明晰自己的投入,假如发作争议,能够清晰自己的权益。 2.认真检查对方的本钱实力。检查协作伙伴的本钱实力,一起也是在查验对方的诚信。在协作中,假如对方实力不强但以实力雄厚的面貌出现,不光增加了危险,也简单发作争执。 3.拟定协作协议。合伙协议写得越清楚、越明白,对合伙人彼此的维护程度也就越高。
订立合伙协议,除了遵循合同订立的一般原则外,还应注意下列有关事项: 1、理清合伙协议合伙人的出资 合伙人的出资是合伙业务开展的物质基础。合伙人可以用货币、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或者其他财产权利出资,也可以用劳务出资。合伙协议合伙人的出资数额不一定相等,出资的种类也不一定相同,但都须将出资按其价值折为若干股份。因此,无论以何种方式出资,合伙人出资的方式、金额、期限,都应在合伙协议中明确规定。2、合伙协议合伙人的主体资格审查 审查合伙协议合伙人的资格,应当包括合伙人的人品、能力、家庭情况、资产情况、有无对外大额债务等,这是签订合伙协议最重要的方面。如果合作方是企业,应保留其营业执照复印件;如果合作方是个人,应详细记录其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电话。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34人已浏览
224人已浏览
214人已浏览
14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