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由法院执行犯罪分子的其他财产,无财产可执行的,暂缓缴纳。 2、任何时候只要发现有可供执行的财产都可以随时追缴。 3、由于不可抗拒的灾难如...
根据我国刑法的有关规定,罚款属于附加刑。未缴纳的,不影响判决主刑的执行,刑期满后释放罪犯,但未缴纳的罚款可以由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人民法院判处罚金后,自判决生效起,就涉及到罚金刑的执行,即罚金的缴纳,这也是事关法律的尊严和罚金刑能否得到切实执行的重要问题。人民法院在判处罚金时,应当同时规定缴纳的期限,并明确是一次缴纳还是分期缴纳,以便于执行。一般来说,如果罚金数额不多,或者罚金数额虽然较多,但缴纳不困难的,可以限期一次缴纳;罚金数额较多,根据犯罪分子的实际情况,确实无力一次缴纳的,可以限定时间分期缴纳。至于缴纳的期限及时间的长短,可以根据犯罪分子的经济状况和缴纳的可能性来确定。 判处的罚金刑,在规定的期限内没有缴纳或者缴纳没有完毕的,可以由人民法院强制缴纳。强制缴纳的方法主要包括人民法院采取查封、拍卖犯罪分子的财产,冻结存款,扣留、收缴工资或者其他收入等办法,迫使犯罪分子缴纳罚金。当然,强制缴纳主要针对实际有缴纳能力而不缴纳罚金的犯罪分子采用。而且,如果采取强制缴纳的方法仍不能全部缴纳罚金的,人民法院在任何时候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以执行的财产时,应当随时追缴,上缴国库。 在犯罪分子遭到不能抗拒的灾祸缴纳确实有困难的,如火灾、水灾、地震等自然灾害或者犯罪分子及其家属重病、伤残等,人民法院可以裁定酌情减少罚金或者免除罚金。
法院判处的罚金应当缴纳。如果未在规定期限内缴纳,法院会移送到执行局进行强制执行。强制执行措施包括:划拨银行存款、查封拍卖财产、扣押相应价值的物品等、对拒不执行的,还可以采取拘留措施。
罚金属于财产刑的一种,刑事判决生效后,根据司法解释的规定,执行罚金刑裁判的案件应由第一审人民法院负责,第一审人民法院可以委托财产所在地的同级人民法院执行。执行财产刑案件的期限一般为六个月,特殊情况经院长批准才可以延长。罚金执行到位,应全部上缴国库,法院不得截留挪用,否则会承担法律责任。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7,538人已浏览
179人已浏览
353人已浏览
12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