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房屋租赁过程中,出租人和承租人需要通过双方协商确定该租赁房屋的租赁期限、租赁以及双方各自的权利义务等问题,房屋租赁合同是否合法有效也需要认定...
可以从以下几点认定房屋租赁合同的效力: 1、合同当事人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实; 3、合同内容不违反法律规定; 4、不存在恶...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事实上,出租人可能前后与不同的承租人签订租赁合同,并将房屋交付给其中一人。如何确认租赁合同的有效性?一般认为,出租人与不同承租人签订租赁合同的,租赁合同有效。租赁合同的效力不因承租人订立多份合同而无效。因此,承租人可以要求出租人履行合同。出租人不能履行的,应当对不能履行的承租人承担违约责任。如果出租人已经将房屋实际交付给其中一人,而其他承租人主张出租人继续履行,法院可以不支持,因为实际上不可能继续履行。在这种情况下,法院可以在审理过程中向当事人解释,允许他们变更诉讼请求,向出租人行使违约诉讼。当事人不变更诉讼请求的,可以驳回诉讼。由于出租人与所有承租人订立的租赁合同都是有效的,因此,如果承租人在合同签订前主张后租赁合同无效,则不予支持。
可以从以下几点认定房屋租赁合同的效力: 1、合同当事人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实; 3、合同内容不违反法律规定; 4、不存在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利益的行为; 5、不属于法律禁止出租的房屋类型,如违法建筑不能出租。
一、当房屋的出租人和承租人双方签订了房屋租赁合同之后,可以从这4个方面审查这个房屋租赁合同是否具有相应的法律效力。 (1)合同的主体 即房屋的出租人与承租人是否具备民事行为能力,出租人是否为出租房屋的所有人或合法使用权人等。 (2)房屋的本身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房屋是不得出租的:未依法取得房屋所有权证的;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依法裁定、决定查封或者以其他形式限制房地产权利的;共有房屋未取得共有人同意的;权属有争议的;属于违法建筑的;不符合安全标准的;已抵押,未经抵押权人同意的;不符合公安、环保、卫生等主管部门有关规定的;我国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禁止出租的其他情形。 (3)房屋租赁合同的内容 当某些房屋租赁合同所约定的违约金过高,或者出租人明知承租人用租来的房屋进行违法犯罪活动时,这样的房屋租赁合同均是无效的,不受法律保护,租金依法没收。 (4)登记备案情况 我国相关法律明确规定:“房屋租赁当事人在签订房屋租赁合同后,房屋租赁成为事实之前,应向当地房产管理部门办理相关登记备案手续。” 二、根据2021年《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实; (3)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08人已浏览
118人已浏览
338人已浏览
12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