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关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程序能及社保的转移手续等,在劳动合同法及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中有明确的规定。 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
终止劳动合同的程序:(1)制作书面终止劳动合同的通知,并送达劳动者。终止劳动合同的通知应当说明用人单位终止劳动合同的事实、原因和依据。(2)...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制作书面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并且送达给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应当载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事实、理由及依据。 2、应当事先将解除劳动合同理由通知工会。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会有权要求用人单位纠正。用人单位应当研究工会的意见,并将处理结果书面通知工会。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与职工的利益密切相关,而工会是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组织,因此,在劳动合同解除时应发挥工会的作用以防止企业滥用权利,保护职工合法权益。用人单位将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的理由事先告知工会,就能使工会及时发现单位违法解除、侵害职工权益的情况并予以制止。 3、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15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4、用人单位依照法律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劳动者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用人单位对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2年备查。
公司和员工有权终止劳动合同;双方在自愿平等协商的基础上达成协议;用人部门安排员工按照有关规定办理工作交接;员工完成工作交接后,财务应当结算并支付员工的工资或者补偿;劳动合同按照双方约定终止;出具辞职证明,在15天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备案,保存至少两年备查。《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劳动合同可以终止。
用人单位可以终止劳动合同,但应当提前30天书面通知劳动者本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二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终止劳动合同,但应当提前30天书面通知劳动者本人:1、劳动者生病或者非工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或者用人单位安排的工作;2、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培训或者调整后仍不能胜任工作;3、劳动合同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原劳动合同不能履行,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根据《事业单位管理条例》第十五条的规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连续旷工15个工作日以上,或者一年内累计旷工30个工作日以上的,事业单位可以终止劳动合同。根据《事业单位管理条例》第十六条的规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可以提前30天终止劳动合同。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478人已浏览
241人已浏览
129人已浏览
18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