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居间合同无效的情形有: 1、居间人无主体资格; 2、居间合同损害他人或社会公共利益; 3、居间合同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4、居间合同...
无效居间合同包括以下情形: 1、意思表示虚假; 2、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 3、违背公序良俗; 4、恶意串通。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六条...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如果具有以下情形之 一,那么房屋买卖合同是无效的: 1、当事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2、意思表示不真实; 3、内容违反法律法规、违背公序良俗; 4、当事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根据2021年1月1日起生效的《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的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第一百五十三条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合同无效的情形有很多,如1、出租人与承租人是否具备有效民事行为的构成要件。如是否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出租人是否为房屋所有人或合法使用权人等。 2、房屋租赁合同的内容是否合法。合同中有无法律明文禁止的内容,有一种常见的情形是,有人用租来的房屋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若属实,则在出租人明知或应当知道的情况下,这样的租赁合同均是无效的,不受国家法律保护,租金依法没收。 3、房屋是否为法律法规禁止出租。只要法律法规不禁止出租的房屋,都可以依法出租。 4、是否进行过登记备案。在实践中,对未登记备案的租赁合同是否有效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合同是无效的,另一种认为租赁合同仍然有效,但不具有对抗第三人的效力。
房屋买卖居间合同是房产中介向委托人报告订立合同的机会或者提供订立合同的媒介服务,委托人支付报酬的合同。房屋买卖居间合同无效的几种情形: 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的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 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的合同; 3、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合同; 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合同; 5、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 6、合同中的下列免责条款无效:一是造成对方人身伤害的,二是故意或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 7、提供格式条款一方免除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条款无效。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34人已浏览
138人已浏览
172人已浏览
12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