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著作权法》第三十二条规定的转载,是指报纸、期刊登载其他报纸期刊已发表的作品的行为。 报纸、期刊转载其他报纸已经发表的作品,是《著作权法》赋...
我收到杭州互联网法院的短信传票,说我转载的一篇文章侵权了。经查询,确实发表过这篇文章,但是当时我并没有找到原来的作者联系方式,并且文章也非盈...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作者:董福顺链接:stion//answer/来源:知乎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交通肇事逃逸司法解释》第3条规定:“交通肇事逃逸是指行为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一、不被认定为肇事逃逸的行为: 1、交通事故当事人对事故事实无争议,撤离现场自行协商解决,达成协议,并留下真实姓名、联系方式后,一方反悔并报案的; 2、交通事故当事人为及时抢救事故伤者,标明车辆和伤者位置后驾车驶离现场并及时报案的; 3、交通事故当事人将伤者送医院后,确因筹措伤者医疗费用需暂时离开医院,经伤者或伤者家属同意,留下本人真实信息,并在商定时间内返回的; 4、交通事故当事人因受伤需到医院救治等原因离开现场,未能及时报案的; 5、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驶离现场,有证据证明其不知道或不能发现事故发生的; 6、有证据证明交通事故当事人因可能受到人身伤害而被迫离开交通事故现场并及时报案的。二、构成交通肇事逃逸的行为: 1、明知发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 2、交通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对事故没有责任,驾车驶离事故现场的; 3、交通事故当事人有酒后和无证驾车等嫌疑,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的; 4、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未报案且无故离开医院的; 5、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给伤者或家属留下假姓名、假地址、假联系方式后离开医院的; 6、交通事故当事人接受调查期间逃匿的; 7、交通事故当事人离开现场且不承认曾发生交通事故,但有证据证明其应知道发生交通事故的; 8、经协商未能达成一致或未经协商给付赔偿费用明显不足,交通事故当事人未留下本人真实信息,有证据证明其是强行离开现场的。目前来看,楼主有肇事逃逸的嫌疑。但是楼主可参照上述司法资料妥善处理。
涉嫌侵权。成立侵权不是以是否盈利性作为条件的。对此《著作权法》第四十五条第五项明确规定:第四十五条有下列侵权行为的,应当根据情况,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 公开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以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或者改编、翻译、注释、编辑等方式使用作品的,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不一定。根据《著作权法》第5条,转载下列资料不侵犯他人著作权:(1)法律、法规、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及其他官方正式主译文;(2)时事新闻:(3)历法、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另外,如果著作权保护期间已经期满,该作品就成为公共财产,任何人都可能自由利用。该问题涉及到的相关文件:《著作权法》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91人已浏览
1,511人已浏览
824人已浏览
2,66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