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一方面,需要明确你与公司之间什么时候解除劳动关系,即目前你们劳动关系是否已经解除,如果你想单方解除,则你可以根据你单方解除合同的原因向公司提出解除劳动关系。需要证明你已经通知公司,不再上班,已经单方提出解除合同,并非是你无故旷工,被开除。这个一般问题不大,因为你申请劳动仲裁,如果受理,就能证明上述事情。
旷工几天算自动离职,应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如果当事人觉得单位对员工的自动离职有异议,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申诉。未经批准,擅自离职的,或停薪留职期满后1个月以内,本人既未要求回原单位工作,又未办理辞职手续的,均属无故旷工行为,况且旷工时间已够除名规定的期限,所以可按除名处理,即自动离职除名。自动离职,是职工根据企业和自身情况擅自离职,而强行解除与企业的劳动关系的一种行为。有的职工因辞职未准或要求解除合同未被同意,便擅自离职或违约出走;有的职工未说明原因不辞而别;也有的受优厚待遇诱惑而擅自“跳槽”等均属自动离职范围。原劳动人事部、国家经济委员会《关于企业职工要求“停薪留职”问题的通知》(劳人计[1983]61号)第2条“……对于未经批准而擅自离职的职工,按自动离职处理”。第3条“……停薪留职期满后的1个月以内,本人既未要求回原单位工作,又未办理辞职手续的,原单位有权按自动离职处理”等规定与原劳动人事部颁发的《全民所有制单位技术工人合理流动暂行规定》(劳人劳[1987]14号)第11条:“……对擅自离职的,以旷工论处,可按照《企业职工奖惩条例》的规定,给予除名处理”的规定是一致的。因为未经批准,擅自离职的,或停薪留职期满后1个月以内,本人既未要求回原单位工作,又未办理辞职手续的,均属无故旷工行为,况且旷工时间已够除名规定的期限,所以可按除名处理。原劳动部办公厅劳办力字[1992]45号《复函》重申了。而根据原劳动部办公厅《关于通过新闻媒介通知职工回单位并对逾期不归者按自动离职或旷工处理问题的复函》(劳办发[1995]179号)的规定,企业通知请假、放长假、长期病休职工在规定时间内回单位报到或办理有关手续,应遵循对职工负责的原则,以书面形式直接送达职工本人;本人不在的,交其同住成年亲属签收。直接送达有困难的可以邮寄送达,以挂号查询回执上注明的收件日期为送达日期。只有在受送达职工下落不明,或者用上述送达方式无法送达的情况下,方可公告送达,即张贴公告或通过新闻媒介通知。自发出公告之日起,经过30日,即视为送达。在此基础上,企业方可对旷工和违反规定的职工按《奖惩条例》的规定做除名处理。能用直接送达或邮寄送达而未用,直接采用公告送达,视为无效。企业因故通知停薪留职期限未满的职工在规定时间内回单位报到或办理有关手续,也按上述规定的方式通知本人,在此基础上,企业方可按有关规定及停薪留职协议对其做除名或自动离职处理。企业对停薪留职期满逾期不归的职工,劳人计[1983]61号文件第6条规定,“停薪留职”期满,本人愿意回原单位工作的,需在期满前一个月向原单位提出申请,原单位应给予安排适当的工作(已关停的企业由原企业的主管部门负责安排);本人要求辞职的,经单位行政领导同意,可以按辞职处理。“停薪留职”期满后的一个月以内,本人既未要求回原单位工作,又未办理辞职手续的,原单位有权按自动离职处理。劳办发[1994]48号《复函》也规定,《关于企业职工要求“停薪留职”问题的通知》(劳人计〔1983〕61号)第二条、第六条中规定的职工要求停薪留职,未经企业批准而擅自离职的,或停薪留职期满后一个月内既未要求回原单位工作,又未办理辞职手续的,企业对其按自动离职处理,是指企业应依据《企业职工奖惩条例》有关规定,对其作出除名处理。为此,因自动离职处理发生的争议应按除名争议处理。
自动离职是指员工根据企业和自身情况擅自离职。因旷工被解雇的是用人单位提出的与无正当理由旷工的员工终止劳动关系的处理方法。除名条件是: 员工经常旷工没有正当理由,经批评教育无效,达到规定的旷工天数,即连续旷工超过15天,或者一年内累计旷工超过30天。根据这一规定,企业对员工的除名必须满足上述两个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规定,企事业单位处分职工,工会认为不合适的,有权提出意见。企业单方面解除职工劳动合同时,应当首先通知工会。工会认为企业违反法律、法规和相关合同,要求重新研究处理时,企业应当研究工会的意见,并书面通知工会处理结果。员工认为企业侵犯劳动权益,申请劳动争议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工会应当给予支持和帮助。在处理旷工工作时,应征求企业工会的意见。《劳动合同法》没有规定旷工几天自动离职。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企业确实有这方面的规定,如果用人单位要把连续旷工的员工除名,首先要通知工会。建议有事请假,不要旷工。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412人已浏览
494人已浏览
3,061人已浏览
15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