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未婚生育违反计划生育政策,不能享受生育保险待遇,但单位还是要照常给员工批产假,期间不能开除员工,否则违反劳动法。《劳动法》第六十二条:女职工...
如果没有到结婚年龄,最好选择一家正规医院进行人流,如果到了结婚年龄,有想要这个小孩,就去领结婚证,领完结婚证接着办准生证。当然,如果是双方不...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一)准备好所需证件和材料 1、双方户口本、身份证 2、结婚证原件 3、夫妻双方初婚、初育、未领养、单位居委会证明,并到户口所在地镇级(街道)计生办确认盖章 4、女方到指定地点去检查,开怀孕化验单或诊断证明 5、双方1寸免冠照片1张 6、夫妻双方各自的“婚姻状况证明” (二)拿女方的“婚姻状况证明”在户口所在地加盖计划生育章,包括: 1、需盖村或居委会章 2、需盖镇或街道办事处计划生育章 3、需盖县或区计生委章 3、拿申请和男方的“婚姻状况证明”去男方档案所在地盖章 4、在男方所在的计生办领取准生证 5、男方拿领取的准生证去档案所在地盖章 6、女方拿领取的准生证去户口所在地街道盖章,然后去男方所在的计生办盖章 对于未婚先孕准生证的办理,由上可以看出,双方当事人必须先补办结婚证,然后才能进行准生证的办理流程。
1、只要是在职的员工,就是有权利享受国家规定的九十八天的的,但是因为其行为也是违反了相关的规定,是不能享受产假津贴的。同理对于未婚先孕的情况,单位也是不能因为这个理由与未婚先孕的女员工解除合同的,所以未婚先孕是不会被开除的。 2、未婚先孕从字面上理解就是指的没有结婚而先怀孕了的情况,从法律上来解释就是没有进行过结婚登记手续的男女双方的性行为导致的女方怀孕的情况,这也是一种没有结婚而进行性行为所产生的后果之一。发生这样的一种情况通常是指的男女双方都没有合法配偶的情况下而发生的性行为所导致的直接后果,这种情况多发生在准备结婚的年轻男女之中,但是也有特殊的情况,那就是在一方有配偶的情况,或者是双方都有合法配偶的情况,但是双方没有婚姻关系而造成怀孕的,也都是属于未婚先孕的范畴。 3、但是对于未婚先孕如果没有到结婚的年龄的话,最好的选择就是去正规的医院进行人流处理,如果是到了结婚的年龄,想要这个小孩的话,并且在双方同意的前提下,就可以到婚姻登记部门去登记结婚,在形成婚姻关系后接着就可以去办理准生证,合法的将小孩生出来了。 4、对于发生未婚先孕的情况单位是否会将员工开除这样的一个问题,在我们国家的生育计划政策之中并没有规定指出未婚先孕是违法的行为,而对于这方面的规定就只有针对未婚生育的情况,才是违反了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规定。而未婚先孕和未婚生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也就是说未婚先孕是不违法的,但是未婚生育因为违反了国家的计划生育规定,所以就不能享受国家在生育方面的生育保险待遇,但是根据我们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规定在妇女进行生育期间单位还是需要照常给生育员工批准产假的,并且不能够在员工生育期间开除正在生育期的员工,如果开除了就违反了劳动法的规定,是侵害了员工的正当权益的行为。 5、因为法律中没有规定未婚先孕是违法的行为,所以就是不违法的,因此用人单位也就无权要求员工解除劳动合同的关系。并且在我们国家的法律之中还明确的规定了,在职的女职工符合孕期、产期、哺乳期这样的一些情况,单位是不得与其解除劳动合同的,就算是合同期限已经满了的情况下,女职工是在孕期、产期或是哺乳期的期间内,也是不能终止劳动合同关系的,必须要延续到孕期、产期、哺乳期结束。 6、还有对于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在职女员工的待遇方面,用人单位在此期间是不能降低员工待遇的,要保证其基本的工资待遇。而这样的一些规定保护的不仅仅是已婚的女职工,对于未婚先孕的女员工也是在其保护范围之内的,所以单位是不能开除未婚先孕的女员工的。
假期有,但不带薪。带薪必须是合法生育。根据劳动法的有关规定,女职工有权休产假;根据人口和计划生育法的规定,非法生育不享受生育保险,并有相关处罚。因此,女职工依法申请产假,公司应当批准;但单位有权在非法生育期间停止支付工资。1、女职工怀孕不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 未婚生育,违反国家有关计划生育的有关规定,未办理准生证,不符合享受生育待遇条件,依法不享受有关生育保险待遇。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85人已浏览
108人已浏览
1,130人已浏览
35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