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⒈规章可以设定警告或者一定数量罚款的行政处罚。 ⒉部门规章的罚款的限额由国务院规定;地方规章的罚款的限额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规章可以在...
拘束力 这是指行政行为具有法律规定的或行政机关所决定的法律效果,行政机关和行政相对人都必须尊重并遵守之。行政机关有执行所作出行政行为的义务,...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行政处罚适用的前提条件,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实施了行政违法行为。 2、行政处罚适用的主体条件,即行政处罚必须由享有法定的行政处罚权的适格主体实施。 3、行政处罚适用的对象条件,必须是违反法律应受行政处罚,且具有一定的责任能力人。 4、行政处罚适用的时效条件,根据《行政处罚法》第29条规定,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
⒈公定力:具体行政行为一旦作出,假定该行为合法;具体行政行为不因复议或诉讼而停止执行。 ⒉确定力:具体行政行为一旦作出,不得随意更改:已确定的行政决定,公民无权自行变更;已确定的行政执法行为,非经法定程序行政单位不得随意改变。 ⒊拘束力:具体行政行为生效后,必须按照已经确定的内容实施行为--相对人必须遵守和实际履行行政行为规定的义务。 ⒋执行力:国家强制当事人实施具体行政行为所要求的义务。
行政诉讼裁定的法律效力有两种情况,对一审法院作出的不予受理裁定、驳回起诉裁定和管辖权异议裁定,当事人可以在一审法院作出裁定之日起10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逾期不提出上诉的,一审人民法院的裁定即发生法律效力。对于除以上三类裁定之外的其他所有裁定,当事人无权提出上诉,一经宣布或者送达,即发生法律效力。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03人已浏览
144人已浏览
2,132人已浏览
20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