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规定城镇户籍子女可以继承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继承权是法定的权利,与户籍是无关的。农村宅基地的使用权可以立遗嘱继承,继承人不能继承所有权。 ...
1、《民法典》规定城镇户籍子女可以继承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继承权是法定的权利,与户籍是无关的。农村宅基地的使用权可以立遗嘱继承,继承人不能继承...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我国继承法第三条规定:“遗产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可是农村宅基地的使用权不是一般的“财产”,而是“特殊的财产”。首先因为宅基地使用权具有很强的人身依附性,它必须因具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而取得,因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的失去而失去,不产生在不同农民个体之间的流转,即不可以继承。第二,我国农村宅基地使用权主要是为了保障每户农民的居住需求,具有社会保障功能,如果允许继承,将导致宅基地无限扩大,违背了土地管理法关于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的有关规定。据此,农村宅基地不能算作遗产,故不可以继承。但是,存在特殊情况,根据“地随房走”的原则,继承人对宅基地上所造房屋的继承将会导致其对宅基地的继承。因此不能对其宅基地进行继承。
国家土地局关于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几项规定》第49条规定,继承住宅获得的住宅基地,可以确定集体土地建设用地的使用权。由此可见,宅基地的所有权不能继承,但可以继续拥有宅基地的使用权。宅基地产权还是村集体,村民可不可以随意处置宅基地。所以,宅基地不属于个人财产,也不是遗产,不能被继承。
1、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本身不能继承,但是宅基地上的建筑物可以继承。 2、随着建筑物的继承,宅基地使用权也随之转移。 3、遗产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包括: (1)公民的收入; (2)公民的房屋、储蓄和生活用品; (3)公民的林木、牲畜和家禽等等。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58人已浏览
171人已浏览
1,169人已浏览
21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