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高利贷是指索取高额利息的贷款。经济史学者通常会按照如下方式定义高利贷:选定一个“我们觉得合适的”数字,比如20%的年利率,然后把利率超过了2...
国家通过经济政策对宏观经济的调控,经济政策包括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财政政策的主要手段是税收调整(如利息税、证券交易印花税、契税等),货币政策...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中第二十六条规定: 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从上可见,自2015年9月1日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施行后,高利贷的标准不再以是否超过年利率24%为标准,而以是否超过36%为标准,也就是说年利率不超过36%的都不属于高利贷。
首先,所谓高利贷的概念,在现行市场经济的情况下,已经变得很模糊。一般双方达成合意,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规定多高都没关系。 其次,如果闹到法院,法律有明确规定,高于中国人民银行同期贷款利率的四倍的部分是不受法律保护(这里的4倍利率是年利率,具体的你可以登录中国人民银行的网站查询现行的利率, 然后乘以四,除以十二,就可以算出月利率了)。
民间借贷的利率可以适当高于银行的利率,各地人民法院可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具体掌握,但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包含利率本数)。超出此限度的,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护。出借人不得将利息计入本金谋取高利。审理中发现债权人将利息计入本金计算复利的,其利率超出第六条规定的限度时,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护。一起起因高利贷逼公民犯罪的案件在各地发生,还有很多因高利贷引发的犯罪被隐藏在阳光之下。这些人原本或有不错的事业,或有幸福的家庭,可正是由于沾上了高利贷,让他们的生活出现了惨痛的悲剧。我们可以说,民间高利贷在很大程度上催生公民犯罪。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68人已浏览
200人已浏览
133人已浏览
23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