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挂靠经营即是指企业、合伙组织、个体户或者自然人与另外的一个经营主体达成挂靠协议,然后挂靠的企业、合伙组织、个体户或者自然人使用被挂靠的经营主...
1、无效。 2、主体通过挂靠的方式取得资质,实际不具有法律规定的主体资格,该行为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一般应当对所订立的合同认定无效。...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首先认定挂靠关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将挂靠经营界定为“挂靠方未取得建筑施工企业资质或者超越资质等级,借用有资质的建筑施工企业名义进行施工的生产经营活动。”该《解释》第一条第(二)款规定,没有资质的实际施工人借用有资质的建筑施工企业名义的,应当认定无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二十六条规定:“承包建筑工程的单位应当持有依法取得的资质证书,并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业务范围内承揽工程,禁止建筑施工企业超越本企业资质等级许可的业务范围或者以任何形式用其他建筑施工企业的名义承揽工程,禁止建筑施工企业以任何形式允许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使用本企业的资质证书、营业执照,以本企业的名义承担工程。”由此可见,挂靠属于一种规避法律的行为,其系以合法的形式掩盖非法事实,不应当受到法律的保护。2、本案中,老板挂靠其他公司为可以认定双方之间存在“挂靠”关系。该老板并不具有从事建筑工程承包的资质,不能承接工程,但对外承建某工程,并实际取得收益。作为拥有建筑用工资质的被挂靠公司老板借用其资质是知晓的,对其借用其名义对外雇佣工人也应当知晓,对于双方之间的挂靠关系,应当认定为无效。因此,被挂靠公司,也就是您所说总包单位应当对老板对外发生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认定挂靠的情形如下: 1、实际施工人未取得建筑施工企业资质或者超越资质等级; 2、实际施工人以建筑施工企业的分支机构、施工队或者项目部等形式对外开展经营活动,但与建筑施工企业之间没有产权联系,没有统一的财务管理,没有规范的人事任免、调动或聘用手续; 3、实际施工人自筹资金,自行组织施工,建筑施工企业只收取管理费,不参与工程施工、管理,不承担技术、质量和经济责任。
施工的时候,需要有资格的施工单位进行施工,而一些不具有资质的施工单位会挂靠在有资质的单位中从事工程的施工,挂靠就需要签订合同,挂靠合同是否有效,应视情况不同,区别对待。第一,发包人明知没有施工资质的实际施工人挂靠有资质的建筑企业,以被挂靠企业名义订立施工合同,而由挂靠人自主施工,发包人和挂靠人这种借用被挂靠企业名义订立合同的行为目的在于使得没有相应施工能力的挂靠人进行违法的建筑活动。发包人与挂靠人是恶意串通,损害国家和公共利益,其所签订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是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因违反《》第五十二条第二、三、四款而无效。第二,发包人在签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时确实不知挂靠人与被挂靠企业之间的挂靠行为的情形下,不能简单地以“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而认定已经成立的施工合同无效。从善意发包人的角度出发,其确实认为合同的另一方当事人是有施工资质的企业,而挂靠人在与其签订合同时也往往有被挂靠企业的授权书,这更是让发包人无从得知挂靠人的挂靠行为。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43人已浏览
985人已浏览
396人已浏览
50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