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公司的税后利润在用于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和提取公积金后,才可用于股东间分配,且全体股东可约定不按出资比例分取红利。 《公司法》规定,公司分配当年...
按公司章程及公司法规定执行。在设立公司时,均要制定公司章程,各股东均要认缴出资,那么各股东的认缴的出资额就是确定的(当然也可能包括后期增资等...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应当有2人以上200人以下为发起人,其中一半以上的发起人在中国境内有住所。
因为《公司法》中出现了有限责任公司可以分期缴纳出资这一制度设计,所以第35条的规定明确: 股东分取红利的计算依据是其已经实际缴纳的出资比例,而不是认缴的出资比例,这样更能体现公平的原则。股东分红的例外规定是:由股东一致同意,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可以不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分红。如果这是一种制度化的选择,可以通过在公司章程中作出规定;如果这只是一种个案的选择,那么必须在股东会上经过全体股东一致同意方可。 股东享有法定的或约定的分红权,但是这种权利的行使也必须依照法律或章程的规定程序和条件。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分红权的司法救济包括: (1)强制公司分配盈余之诉,即当公司因过分提取任意公积金或以其他方式侵害股东的公司盈余分配权时,股东向法院请求强制公司按照公司章程或法律规定向其分配公司盈余。最高人民法院《民事案件案由规定》中设置了“公司盈余分配纠纷”案由,为股东通过诉讼保障自己的公司盈余分配权提供了方便,此种诉讼的原告为权利受到侵害的股东,被告为公司。 (2)有限责任公司股东退出机制,实践中有些有限责任公司的大股东利用其对公司的控制权,长期不向股东分配利润,致使中小股东的利益受到严重损害,《公司法》第75条规定了有限责任公司股东退出机制,这也是对股东分红权的一种救济。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二条、第三条的规定,个人股东对公司的税后利润进行分配的应当按照利息、股息、红利所得适用20%的税率。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八条的规定,应当由向个人股东分配和支付利息、股息、红利所得的企业在支付时扣缴个人所得税。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52人已浏览
680人已浏览
610人已浏览
26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