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节假日加班应当支付加班费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且加班费属于工资的组成部分,克扣加班费就是克扣工资。 《劳动法》第五十条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
动法中有规定,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原因造成的劳动合同解除,公司没有权利扣减员工实际提供劳动应得的报酬。实际操作中,部分企业会在公司规章制度中规...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应纳税所得额=工资收入金额-各项社会保险费-起征点; 2.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 x税率-速算扣除数。 说明:如果计算的是外籍人士(包括港、澳、台),则个税起征点应设为4800元。工资个税的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五险一金”-扣除数)×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使用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如下: 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实发工资=应发工资-四金-缴税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四金)-起征点
职工请事假(含病假)期间的工资待遇,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实行照发工资的制度。 我国《劳动法》及法规对事假工资无具体规定,对病假工资在劳动部《关于贯彻《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59条规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治疗期间,在规定的医疗期间内由企业按有关规定支付其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但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根据劳动部《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的规定, 企业根据职工的不同性质而实行不同的制度,企业中的工人由于享受加班加点工资待遇,所以一般在事假期间不发工资; 企业中的行政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不享受加班加点工资待遇,请事假每个季度在两个工作日以内的,照发工资,超过两个工作日以上的,其超过天数不发工资。 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因此扣除事假工资的最高限,是劳动者的月工资÷21.75×事假天数。 拓展资料: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代扣劳动者工资: 1、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 2、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的应由劳动者个人负担的各项社会保险费用; 3、法院判决、裁定中要求代扣的抚养费、赡养费; 4、法律、法规规定可以从劳动者工资中扣除的其他费用。 参考资料来源于百度百科《劳动法》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16条规定,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如果你的月工资2500元,公司对其经济处罚的最高额度不得超过500元(2500元×20%),因此,若公司以迟到为由扣除超过工资20%的行为是违反相关法律规定的。劳动者可以向当地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诉,要求公司退回超额的罚款。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