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合同签订后,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通常就认为是合同根本违约。根本违约的,对方可以解除合同,并要求赔偿...
根本违约意味着对方的合同目的不能实现,守约方可以解除合同,要求对方承担违约责任。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第一款第二项规定,在履行期限届满...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根本违约”是公约中一个特殊的重要概念。根据公约第25条的规定,凡一方当事人违反合同的结果使另一方当事人蒙受损害,以至于实际上剥夺了后者根据合同规定有权期待得到的东西,即为根本违约,除非违反合同的一方当事人并不预知而且一个同等资格、通情达理的人处于相同情况中也没有理由预知会发生这种结果。构成根本违约,有三个要件:其一,当事人一方有违约行为;其二,该当事人违约行为的结果已经严重到了在实际上剥夺了对方当事人根据合同规定而有权期待得到的利益的程度;其三,违约方当事人自己对其上述违约结果是预知的,或者,即使他没有预知,但与其具有同等资格、通情达理的第三人处在与其相同的情况中是能够预知的。
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第一款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第五百七十八条规定,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合同义务的,对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届满前请求其承担违约责任。
一方根本违约后,实际履行或中止履行对守约方毫无意义,因此守约方可以采取的救济措施包括损害赔偿、合同终止、利息承担等。(一)损害赔偿损害赔偿是公约规定的主要违约救济方式。《销售合同公约》第七十四条规定,一方违反合同应当承担的损害赔偿金额,应当等同于另一方违反合同所遭受的损失金额,包括利润。赔偿损失的范围一般包括财产损失、减少或消除损失的费用以及合同履行后可能获得的利益。但这种损害赔偿不得超过违反合同一方在订立合同时已经知道或应该知道的事实和情况,以及违反合同预料到应该预料到的可能损失。(二)解除合同是违约救济中最严格的救济方式,会对双方产生一系列重大影响。当对方根本违约时,守约方可以宣布解除合同。《销售合同公约》第二十六条规定,宣告合同无效的声明必须向对方发出通知,才能开始有效。(三)根据《销售合同公约》第七十八条的规定,一方未支付价款或者其他拖欠金额的,另一方有权向这些款项收取利息,不妨碍其获得损害赔偿的权利。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87人已浏览
127人已浏览
1,801人已浏览
138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