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可以从贷款人的行为表现、行为目的、追讨债务的手段等情形进行认定,如果其目的是非法占有财物的,通过虚构合同、诈骗等方式实施的,就可以认定为套路...
可以从贷款人的行为表现、行为目的、追讨债务的手段等情形进行认定,如果其目的是非法占有财物的,通过虚构合同、诈骗等方式实施的,就可以认定为套路...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明知他人实施“套路贷”犯罪,具有组织发送“贷款”信息、广告;提供资金、场所、银行卡、账号、交通工具等帮助等情形的,可以认定为共犯。
近年来,国家大力打击“套路贷”犯罪,国家多次出台规范民间借贷行为的法律法规及文件,特别针对“套路贷”制定了一系列审理思路和裁判规则。虽然“套路贷”一词频频出现在法律法规和媒体的报道之中,但其并非一个法律术语,不仅刑法、刑诉法对其没有定义,出台的相关的法规中也没有准确的界定。司法实践中,“套路贷”常被列入诈骗罪的范畴。 我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依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套路贷构成犯罪的,主犯要承担犯罪行为全部的刑事责任,如果判决要依据具体的犯罪情节而定。多人共同实施“套路贷”犯罪,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对其参与的或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行为承担刑事责任。在其所参与的犯罪环节中起主要作用的,可以认定为主犯,起次要或辅助作用的,可以认定为从犯。如果你身为套路贷的一员,明知是实施套路贷犯罪并参与的,那么有以下行为,以共同犯罪论处: 1)协助制造现金支付、银行走账记录、第三方支付记录等虚假给付事实; 2)协助办理司法公证的; 3)提供资金、场所、交通等帮助的; 4)协助以虚假事实提起民事诉讼的; 5)非法出售、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 6)帮助、掩饰、隐瞒转移犯罪所得及其产生收益,套现、取现的; 7)中介人员长期参与“套路贷”犯罪活动的; 8)其他符合共同犯罪的情形。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