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无行为能力人离婚只能通过诉讼的方式进行,因无行为能力人不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意思,所以不能协议离婚。 2、配偶(正常人)作为原告提起离婚诉讼...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主要有完全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植物人等。对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离婚,只能通过诉讼进行,而不能协议离婚,因为无民事行为...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离婚程序 1、只能通过法院诉讼离婚,不能通过民政局协议离婚。 《婚姻登记条例》第十二条的规定:办理离婚登记的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登记机关不予受理:“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 根据该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不能通过协议离婚,当然包括不能由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法定代理人代理签订离婚协议,进行协议离婚,只能通过诉讼离婚。 2、必须由监护人作为法定代理人提起离婚诉讼。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于不具备民事行为能力,其诉讼只能由监护人作为法定代理人代为诉讼。另因诉讼冲突,故需由其配偶之外的监护人作为法定代理人进行诉讼。 3、离婚诉讼只能判决离婚,不能调解离婚。离婚诉讼属于身份关系诉讼,必须由离婚当事人表明是否愿意离婚,诉讼代理人无权表示离与不离的意见,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离婚当事人无诉讼行为能力,无法正确表达意愿。因此,这类案件应由人民法院判决,以判决的形式结案。
根据《婚姻登记条例》第十二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办理离婚登记的,婚姻登记机关不予受理。故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能通过到婚姻登记机关登记离婚的方式离婚,只能通过诉讼的方式进行离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中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离婚案件,由其法定代理人进行诉讼。《婚姻法司法解释 (三)》第8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配偶有虐待、遗弃等严重损害无民事行为能力一方的人身权利或者财产权益行为,其他有监护资格的人可以依照特别程序要求变更监护关系;变更后的监护人代理无民事行为能力一方提起离婚诉讼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根据上述规定,若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为其配偶时,应先通过特别程序要求变更监护人,再由变更后的监护人作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法定代理人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我国法律没有对无民事行为人是否可以办理婚姻登记作出特别规定。事实上,大量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进行了婚姻登记,包括婚后成为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但法律排除了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行政离婚能力,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离婚只能通过诉讼进行。离婚诉讼是典型的身份关系诉讼,是否同意离婚必须由当事人本人说明。没有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对夫妻关系是否破裂缺乏必要的判断和理解能力,无法正确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意思。因此,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离婚的,由人民法院审理判决。即使其法定代理人与对方达成离婚调解协议,也不应通过调解结案,但调解协议的内容可以在判决书中确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34人已浏览
207人已浏览
128人已浏览
102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