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主要有完全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植物人等。对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离婚,只能通过诉讼进行,而不能协议离婚,因为无民事行为...
根据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诉讼离婚中提出离婚诉讼的当事人应当具有诉讼行为能力,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作为离婚诉讼的当事人,由...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是未满18周岁的,那么不能结婚。 如果是精神病,要看是不是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而且尚未治愈,如果是,也不能结婚。都不是的可以结婚,去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结婚。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只能通过诉讼离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中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离婚案件,由其法定代理人进行诉讼。但在这类诉讼中,由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配偶是离婚诉讼的对方当事人,故其不能再做法定代理人。这时,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法定代理人应由其父母、成年子女或其他近亲属担任。离婚诉讼时,无民事行为能力一方的法定代理人,可以与对方就离婚等问题达成协议,如不能达成协议,法院会直接判决结案。
我国《婚姻法》中规定的离婚,有协议离婚和诉讼离婚两种。不管是通过哪种方式离婚,都要求夫妻双方自愿。如果夫妻一方已经没有民事行为能力,就谈不上自愿了。且根据《婚姻登记条例》第12条的规定,如果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婚姻登记机关将不予受理。由此可认为,夫妻一方只要有一方属无民事行为能力,就不可以通过协议离婚,需通过诉讼方式予以解决。无民事行为能力一方的其他亲属不能代理其进行离婚协议。在这种情况下,如夫妻中有一方无民事行为能力的,另一方向婚姻登记部门提出离婚登记申请的,婚姻登记部门不予受理,应告知他们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在诉讼中,无民事行为能力一方的亲属首先要确定法定代理人代其诉讼。法定代理人的范围:父母、成年子女、有抚养关系的成年兄弟姐妹,如果没有上述范围的法定代理人,可根据民法、民诉法规定的方式确定法定代理人。这种离婚诉讼,可以协议结案。无民事行为能力一方的法定代理人可以与对方就离婚、子女抚养、财产分割等问题达成协议,如不能达成协议,可由法院直接判决结案。 现实生活中,夫妻一方为无民事行为能力的情况尽管并不多见,但其中存在的法律问题却相对复杂。我国司法实践一般作出如下处理:对于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方提出离婚诉讼请求的情况:如果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一方提出离婚诉讼请求,并且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一方在离婚后的生活作出了妥善安排,法院一般会判决支持离婚请求。如果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一方提出离婚诉讼请求,但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一方在离婚后的生活不能作出妥善安排,法院一般不会支持离婚请求。对于无民事行为能力方提出离婚诉讼请求的情况:一般司法机关会认为无民事行为能力方不能提出离婚诉讼。主要理由是:离婚是涉及人的身份关系的法律行为,应由婚姻当事人亲自决定,未经本人同意,他人不得代替本人提出离婚诉讼。而无民事行为能力方提出离婚诉讼肯定需要由别人代理,这种情况下由于原告没有辨认、识别能力,不能作出意思表示,在法律上属无行为能力人,代原告提出诉讼,不符合法律规定。 《婚姻法》解释三第八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配偶有虐待、遗弃等严重损害无民事行为能力一方的人身权利或者财产权益行为,其他有监护资格的人可以依照特别程序要求变更监护关系;变更后的监护人代理无民事行为能力一方提起离婚诉讼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也就是说,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起诉离婚之前,需要先经过一个特别程序变更监护人,变更后可以由监护人作为法定代理人提出离婚诉讼。之所以这样规定,也是基于保护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切身权益。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07人已浏览
208人已浏览
100人已浏览
222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