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关于伤残等级的区别 目前,我国工伤伤残等级鉴定标准的依据为《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GB/T16180-2006)。而其他一...
有工伤认定书,你便可以申请劳动能力鉴定。 然后根据鉴定结果要求工伤赔偿,因为时效只有1年,超过了时效法律上便不支持了。 工伤造成伤残的赔偿项...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除非鉴定为1至4级伤残,鉴定为5至10级伤残的,只要员工自己不提出解除劳动、聘用合同,用人单位就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聘用合同。 2、《工伤保险条例》第35条规定,职工被鉴定为1至4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因此,鉴定为1至4级伤残的职工不需要再上班了,应退出工作岗位。《工伤保险条例》第36条规定,鉴定为5至6级伤残的,用人单位应当安排适当工作,如不能安排适当工作,也应当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当然,职工本人有权提出解除劳动合同。
工伤鉴定所需资料: 1、工伤职工身份证/社保卡; 二、工伤认定决定书; 三、有效的诊断证明; 4、检查.检查报告等完整的病历; 五、其他材料。 1、因工伤残职工应在医疗结束后携带资料到当地社保机构申请残疾等级评定; 2、鉴定人应携带医疗机构出具的伤害、疾病和残疾诊断证明; 三、鉴定办对鉴定人携带的材料经专家确认后,支付鉴定费; 四、鉴定办每周四定期召开鉴定会议,作出等级或结论,并予以公布; 5、自鉴定材料收到登记之日起15日后,单位劳动者前来领取鉴定结果和收到的所有材料。
工伤里的劳动能力鉴定,需要首先申请工伤认定,认定结束后等因事故直接所致的损伤的治疗终结之时,或确因损伤所致并发症的治疗终结之时为准。 劳动能力鉴定应当向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并提交相关材料。当事人做伤残鉴定应当携带本人的身份证或居民户口簿(学生证、军官证、士兵证或驾驶证也可)、诊断证明书、加盖院章的病历复印件和当事人原始的和最近的片子(如X光片、CT片)。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04人已浏览
121人已浏览
1,034人已浏览
32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