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根据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对残疾的计算采取的是定型化计算法,,将残疾赔偿金视同劳动能力的减少,受害人劳动能力的丧失即为损害,不管受害人受害前是...
根据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对残疾的计算采取的是定型化计算法,,将残疾赔偿金视同劳动能力的减少,受害人劳动能力的丧失即为损害,不管受害人受害前是...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根据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的有关规定,残疾赔偿的计算采用定型计算法,将残疾赔偿视为劳动能力的降低。受害人劳动能力的丧失是一种损害。无论受害人在受害前是否有收入,只要有劳动能力,侵权人都应当减少劳动能力。残疾赔偿等于固定赔偿标准乘以规定年限,不因受害人生存年限变化而变化的,按照下列规定计算:残疾赔偿根据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或者伤残等级,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自定残之日起计算20年。但60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75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受害者因伤致残但实际收入没有减少,或者伤残等级较轻但职业障碍严重影响其就业的,可以相应调整伤残赔偿。
民法第三十条赔偿权利人举证证明其住所地或者经常居住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受诉法院所在地标准的,残疾赔偿金或者死亡赔偿金可以按照其住所地或者经常居住地的相关标准计算。
职工遭受工伤事故伤害,经过劳动能力鉴定构成伤残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本人遭受事故伤害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级伤残为27个月,二级伤残为25个月,三级伤残为23个月,四级伤残为21个月,五级伤残为18个月,六级伤残为16个月,七级伤残为13个月,八级伤残为11个月,九级伤残为9个月,十级伤残为7个月。 另外,工伤职工鉴定为一至四级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劳动岗位,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本人工资75——90%支付伤残津贴,用人单位和本人以伤残津贴为基数缴纳医保,直至退休由工伤保险基金补差;五至六级由用人单位安排适当工作,难以安排的退出劳动岗位,由用人单位按本人工资60——70%按月支付伤残津贴,用人单位和本人依法缴纳社保,直至退休;七至十级,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按照所在省、直辖市、自治区规定的标准,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就业补助金,终止工伤保险关系。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67人已浏览
430人已浏览
221人已浏览
248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