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在计算残疾赔偿金时,一般情况下按定型化计算,但对于存在特殊情况时,则要综合考虑伤残对受害人的收入影响情况予以调整。受害人在定残后非因本事故死...
根据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的有关规定,残疾赔偿的计算采用定型计算法,将残疾赔偿视为劳动能力的降低。受害人劳动能力的丧失是一种损害。无论受害人在...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残疾赔偿金、死亡赔偿金属于精神赔偿,还是物质损失赔偿。在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中,已经给付了残疾、死亡赔偿金,是否还需另外再给付精神损害抚慰金,这个问题在理论界和实务界都存在分歧。 持精神赔偿观点者的根据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九条规定的,精神损害抚慰金包括以下方式:(一)致人残疾的,为残疾赔偿金;(二)致人死亡的,为死亡赔偿金;(三)其他损害情形的精神抚慰金。
死亡赔偿金并不是生命的对价赔偿,因为每个生命都是无价的,而是对受害人未来收入损失的赔偿。我国法律将收入损失两分为“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被扶养人生活费”。故,死亡赔偿金才有了城镇和农村之别,有了计算年限之别,才有了被扶养人生活费可同时主张。死亡赔偿金的计算标准是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的,按五年计算。在主张死亡赔偿金时应注意到以下四点: 第一,住所地或者经常居住地的标准高于受诉法院所在地标准的,注意按照住所地或者经常居住地的标准主张。 第二,对于同一侵权造成多人死亡的,如矿难、火灾、爆炸、交通事故等多人死亡事故,注意按照受害死亡者中最高的标准主张。 第三,对于受害死亡者死亡时存在被扶养人的,注意按照受害人的城镇或者农村标准主张被扶养人生活费。 第四,起诉后一审辩论终结前若上一年度标准公布的,应当提请法官注意按照该最新数据计算。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五条规定:残疾赔偿金根据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或者伤残等级,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自定残之日起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按照上述规定,应按5年计算。 另,即使是因伤而亡,赔偿标准也是5年。 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九条规定:死亡赔偿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补充: 不管何种结果,都只需,也必须赔偿五年。 因为伤残赔偿金,死亡赔偿金都属于精神损害之赔偿。 伤残后因伤而死亡,无需赔偿伤残赔偿金,只需赔偿死亡赔偿金。——5年。 伤残后非因伤而亡,只需赔偿伤残赔偿金(5年)而不需赔偿死亡赔偿金。即使是定残后之次日发生其它原因的死亡也是如此。 因为法律并未明确规定这种情况可以减少伤残赔偿金;伤残赔偿金是对害人的一种惩罚,同时也是对受害人及其亲属的一种补偿。 只要符合赔偿的四大构成要件就应当按照相关规定予以赔偿。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67人已浏览
248人已浏览
171人已浏览
26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