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劳动合同法》第七条规定,用人单位雇佣之日起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这与《合同法》合同成立时间的规定明显不同,《合同法》第25条规定:约定生效...
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劳动者和原用人单位没有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和新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只要两份劳动合同不影响相互的执行,那么不违...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现在如果签报到证单位劳动合同的话,具体1、到工作单位报到的证明。应届毕业生到工作单位就业时,须持《就业报到证》。用人单位凭《就业报到证》为毕业生办理就业手续。2、当地公安部门凭《就业报到证》为毕业生办理户口的落户手续。3、学校依据《就业报到证》指示的地址为毕业生办理投递档案手续和户口迁移手续。4、《就业报到证》一式两页,正页由毕业生本人持有。副页装入毕业生本人档案。5、《就业报到证》由毕业生到用人单位报到时交给用人单位,是毕业生参加工作时间的初起记载和凭证。6、《就业报到证》是应届毕业生就业的证明。《就业报到证》中的姓名须与毕业生身份证中的姓名一致,单位的名称也必须准确。《就业报到证》的有效期一般为2个月。
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包括各类企业、个体工商户、事业单位等)在实现劳动过程中建立的社会经济关系。从广义上讲,生活在城市和农村的任何劳动者与任何性质的用人单位之间因从事劳动而结成的社会关系都属于劳动关系的范畴。从狭义上讲,现实经济生活中的劳动关系是指依照国家劳动法律法规规范的劳动法律关系,即双方当事人是被一定的劳动法律规范所规定和确认的权利和义务联系在一起的,其权利和义务的实现,是由国家强制力来保障的。劳动法律关系的一方(劳动者)必须加入某一个用人单位,成为该单位的一员,并参加单位的生产劳动,遵守单位内部的劳动规则;而另一方(用人单位)则必须按照劳动者的劳动数量或质量给付其报酬,提供工作条件,并不断改进劳动者的物质文化生活。
用人单位没有为其缴纳社保和支付其加班期间的加班费的,劳动者需要提供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资料如:工作证或工作牌(最好盖有公章)、工资卡交易记录、工资条、有公司名称的工装、去地税局打印并盖章的个税完税证明、用人单位为劳动者办理的暂住证、考勤记录、社会保险缴纳记录、派工单、同事证言(离职在职的都可以)、录音录像或者其它有劳动者名字和公章或老板签字的的书面材料以及考勤表、考勤卡、加班审批单、加班通知、监控录像、证人证言、加班时所做工作形成的书面文字记录、电子邮件等,只要劳动者有相关的证据,劳动者就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其加班费以及为其补缴其社保。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45人已浏览
211人已浏览
340人已浏览
138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