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代理词 仲裁员: 律师事务所接受被申请人委托并指派我作为其代理人,依法参与本案仲裁。代理人认为,申请人是被申请人从农村招用的农民工,在被申请...
如果你把你的情况说的详细些可以给你更多帮助!下面是范本,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民事上诉状 上诉人(原审被告):***,**,**年**月**日...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工伤待遇纠纷属于民事诉讼案件,在民事诉讼中,诉讼主体是人民法院、原告、被告和第三人。所以工伤纠纷诉讼主体可以是单位或者法人等。
工伤保险待遇是指职工因工发生暂时或永久人身健康或生命损害的一种补救和补偿,其作用是使伤残者的医疗、生活有保障,使工亡者的遗属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工伤保险待遇纠纷流程如下: 1、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2、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申请; 3、申报工伤保险待遇。
1、工伤待遇纠纷,属于劳动纠纷,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劳动纠纷申请劳动仲裁的时效为一年; 2、这个期限,从受伤职工的劳动能力鉴定报告出来后算起; 3、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 第五十四条职工与用人单位发生工伤待遇方面的争议,按照处理劳动争议的有关规定处理。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35人已浏览
602人已浏览
195人已浏览
16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