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是指村委委员会、居民委员会。人民陪审员法第四条第三款中规定,人民陪审员所在地或者经常居住地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应当依法保障...
人民陪审员不能参加再审案件,一般情况下参加第一审普通程序案件。 《人民陪审员法》第二条:对于人民陪审员法第十五条、第十六条规定之外的第一...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人民陪审员法第四条第二款明确要求,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保障人民陪审员履行审判职责。根据相关规定,人民法院主要在以下方面保障人民陪审员履行审判职责:一是保障人民陪审员在开庭前的阅卷等权利,人民法院应当在开庭前,将相关权利和义务告知人民陪审员,并为其阅卷提供便利条件。二是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保障人民陪审员在庭审中的权利,在三人合议庭中人民陪审员与法官在事实认定和适用法律方面具有同等权利,在七人合议庭中对事实认定,独立发表意见,并与法官共同表决。人民法院应当充分保障人民陪审员在法庭上进行调查、发问,在合议中进行评议、表决等权利。在庭审过程中,人民陪审员有权依法参加案件调查和案件调解工作。经审判长同意,人民陪审员可以在休庭时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三是审判长应当为人民陪审员正确充分履职提供必要的辅助。审判长应当履行与案件审判相关的指引、提示义务,但不得妨碍人民陪审员对案件的独立判断。四是人民法院还应当会同司法行政机关加强对人民陪审员的培训,提高人民陪审员履职能力。对人民陪审员应当有计划地进行培训,人民陪审员应当按照要求参加培训。五是人民法院应当为人民陪审员履职提供必要的补助。人民陪审员参加审判活动期间,由人民法院依照有关规定按实际工作日给予补助。人民陪审员因参加审判活动而支出的交通、就餐等费用,由人民法院依照有关规定给予补助。
根据人民陪审员法规定,公民担任人民陪审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二)年满二十八周岁;(三)遵纪守法、品行良好、公道正派;(四)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担任人民陪审员,一般应当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
根据人民陪审员法第十五条的规定,人民陪审员参加审判的案件范围限于第一审刑事、民事、行政案件。第一,必须是第一审程序中才能适用陪审制度,二审程序不适用陪审制度;第二,在我国,刑事、民事和行政案件均可吸纳人民陪审员参审,第178条、第39条和行政诉讼法第68条也有相关规定。此外,根据诉讼法关于级别管辖和专门管辖的有关规定,一审可以是基层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617人已浏览
335人已浏览
416人已浏览
77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