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个人破产后,可以与债权人协商分期或延期偿还;债权人不同意的,个人需要依法筹集资金,按照约定的金额和期限偿还;个人逾期不还的,债权人可以向法院...
债务人破产的债务人可以要求债务人履行清偿责任或者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 对于有担保或者担保人的债权,债务人破产时,债权人可以享有担保物权的债权...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根据《企业破产法》第一百一十三条,破产财产优先清偿破产费用和共同利益债务后,按照以下顺序清偿:(一)破产人所欠职工的工资、医疗、伤残补助、抚恤费,所欠职工个人账户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费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支付给职工的补偿;(二)破产人除前一规定外的社会保险费用和破产人所欠税款;(三)普通破产债权。破产财产不足以清偿同一顺序的清偿要求的,按比例分配。破产企业的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工资按照企业员工的平均工资计算。
人民法院依法宣告企业破产以后,应当在15日内成立的企业主管部门、政府财政部门等人员组成的清算组,对该破产企业进行清算。破产财产由宣告破产时破产企业经管的全部财产,在破产宣告后至破产程序终结前取得的财产及其他财产组成,具体按如下顺序进行清偿: (一)破产企业所欠职工工资和劳动保险费用(目前还包括法律、法规规定应付职工的其他费用) (二)破产企业所欠的税款 (三)破产债权。破产财产不足以清偿同一顺序的清偿要求的,按照比例进行分配。企业破产分配完毕,由清算组向法院申请终结破产程序并向登记机关办理注销登记。未得到清偿的债权不再进行清偿,但如果在破产程序终结之后一年内查出破产企业有实施无效行为的隐匿财产的,仍可由人民法院追回并补充分配给债权人。破产后债务问题的处理为你解答如上
法院必须是在“强制执行过程中”发现债务人的财产不足以清偿所有债权,才可以依职权宣告破产。法院在一定条件下可依职权宣告债务人破产,即只要法院在强制执行过程中发现债务人的财产不足以清偿所有债权,已达破产状态,就可依职权宣告债务人破产,通过破产程序使所有债权人的债权公平受偿。这样,使强制执行程序转化为破产程序,从而得以轻而易举地摆脱本案这样的窘境。此外,从其他国家的立法例来看,有关立法已经证明强制执行程序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破产程序也具有可行性。 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以下简称《执行规定》)第96条则明确规定企业法人在特定情形下可以参照适用参与分配程序,即:“被执行人为企业法人,未经清理或者清算而撤销、注销或歇业,其财产不足清偿全部债务的,应当参照本规定90条至95条的规定,对各债权人的债权按比例清偿。”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试行)》若干问题的意见42.人民法院宣告企业破产,应当通知债权人、债务人到庭,当庭宣布裁定:拒不到庭的,不影响裁定的效力;43.人民法院宣告企业破产的裁定自宣告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破产企业自即日起应当停止生产经营活动,但人民法院或清算组认为确有必要继续生产经营的除外;44.人民法院裁定宣告企业破产的同时可发布公告。公告应具有下列内容: (1)企业亏损、资产负债状况; (2)宣告企业破产的理由和法律根据; (3)宣告企业破产的日期; (4)宣告企业破产后破产企业的财产、帐册、文书、资料和印章等的保护;公告应加盖人民法院印章。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22人已浏览
238人已浏览
170人已浏览
76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