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劳动仲裁法解读调解方式: 一、应当充分听取双方当事人对事实和理由的陈述,耐心疏导,帮助其达成协议。 二、耐心疏导。调解协议的内容必须反映双方...
劳动者在申请仲裁时一般提交如下证据: 1、书面劳动合同; 2、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包括工资条、银行对帐单、工资领取签字表等); 3、社保缴费...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在劳动仲裁案件中,对于劳动者无法提供相关证据的情况下,可以申请第三方取证。由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与仲裁请求有关的证据,仲裁庭可以要求用人单位在指定期限内提供。用人单位在指定期限内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 《中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三十九条当事人提供的证据经查证属实的,仲裁庭应当将其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劳动者无法提供由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与仲裁请求有关的证据,仲裁庭可以要求用人单位在指定期限内提供。用人单位在指定期限内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
劳动仲裁由当事人对自己的主张提供证据,劳动者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收集: 1、可以自行保存好自己手上的证据,包括劳动合同、工作证、员工证、工资条、社保缴费证明、相关聊天记录、公司内部相关通知等; 2、向同事收集相关证人证言; 3、向工商部门获取用人单位的工商注册信息资料; 4、其他与自己主张有关的证明材料。如果是劳动者无法提供的,由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有关证据,仲裁庭可以要求用人单位在指定期限内提供。
劳动者在申请仲裁时一般提交如下证据: 1、书面劳动合同; 2、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包括工资条、银行对帐单、工资领取签字表等); 3、社保缴费证明; 4、个人所得税完税证明; 5、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证明书; 6、“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 7、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 8、考勤记录; 9、其他劳动者的证言; 1 0、能够证明仲裁申请事项的其他证据材料。 此外,能够证明劳动合同履行情况的业务文件、介绍信,以及往来电子邮件、短信、微信等材料也可作为证据提供。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71人已浏览
229人已浏览
208人已浏览
24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