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见习期是我国针对应届毕业生进行业务适应及考核的一种制度,适用与用人单位招收高等学校本、专科应届毕业生。根据相关规定,用人单位在招收上述毕...
1、从功能上看:设立见习期是用人单位便于对劳动者熟悉业务、提高技能的教育和培训,其主要功能是学习;而试用期强调的是相互了解、选择,认定彼此是...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学徒期是对某些进入工作岗位的新招劳动者熟悉业务、提高工作技能的一种培训方式。见习期是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对新录用的大中专、技校毕业生执行的实习期限。这两种形式与试用期不同,其主要区别在于: (1)期限不同。学徒期是按照技术等级标准所要求的时间来确定;见习期一般是一年的时间,而试用期不得超过6个月。 (2)确定方式不同。学徒期是按照现有政策法规必须执行的;而试用期是由约定达成的。 (3)执行对象不同。学徒期主要在某些特定岗位的新招劳动者中执行;见习期主要在新录取的大中专、技校毕业生中执行;而试用期一般对于初次就业的劳动者试用。
1、当事人的身份不同。处于试用期中的自然人一方只能是劳动者;而处于实习期间的自然人一方是在校学生。 2、权利义务关系不同。试用期的当事人双方存在着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对劳动者承担无过错责任,与劳动者共同履行缴纳社会保险费用的义务,向劳动者支付的工资报酬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而学生实习所在的单位对于实习学生,不承担无过错责任,不须执行最低工资标准。 3、主体间的关系依据不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包括在试用期的权利义务关系由劳动合同法及其相关规定进行规范,如劳动合同期限在3个月以内的,;不得约定试用期,劳动合同期限在3个月以上1年以内的,试用期不得超过1个月;劳动合同期限在1年以上3年以内的,试用期不得超过2个月;劳动合同期限在3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6个月。 4、当事人的目的不同。在试用期间,主要体现用人单位目的,即为了得到满足需要的人力资源;在实习期间,对于实习学生所在的单位来讲,学生的实习活动,和劳动者的生产经营活动有相同或相似之处,但在目的上有本质的不同,学生实习活动主要体现的是学校与学生的共同目的,为了提高实习学生的自身素质。 以上就是ask.com小编为您整理的有关“试用期超过法定期限怎么办?有什么办法”全部内容,试用期如果超过了法定期限的话,用人单位则需要就超过的期限支付劳动者的本人的相应工资。如果大家还有什么问题,欢迎咨询ask.com的专业律师。
试用期和实习期有什么区别:1。身份不同:试用期的自然人只能是劳动者,实习期的是学生。2、目的不同:试用期间,主要体现用人单位的目的,即获得满足需求的人力资源;实习期间,对于实习生所在单位,学生的实习活动与劳动者的生产经营活动相同或相似,但目的有本质区别。学生实习活动主要体现学校和学生的共同目的,以提高实习生的素质。3、关系不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权利义务,包括试用期内的权利义务,由《劳动法》及其有关规定规范。劳动合同期限在3个月以内或者以完成一定任务为期限的,不得约定试用期;劳动合同期限在3个月以上1年以内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在1年以上3年以内的,试用期不得超过2个月;劳动合同期限在3年以上或者无固定期限的,试用期不得超过6个月。4、合同期限劳动合同试用期超过规定期限的,劳动者可以要求变更相应的劳动合同期限,或者要求用人单位按照非试用期工资标准支付超过期限的工资。实习期间,学生与实习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受劳动法调整。5、权利义务试用期双方存在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对劳动者承担无过错责任,与劳动者共同履行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义务,向劳动者支付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但学生实习所在单位对实习生不承担过错责任,不需要执行最低工资标准。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14人已浏览
240人已浏览
258人已浏览
248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