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的规定,农村房屋买卖有效的条件如下: 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行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实; 3、不违反法律、行政法...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的规定,农村房屋买卖有效的条件如下: 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行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实; 3、不违反法律、行政法...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农村房屋买卖的有效条件如下: 1、双方主体资格合法,为同一集体经济组织成员; 2、符合申请宅基地的条件; 3、经过村民委员会同意。根据《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条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积不得超过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农村村民建住宅,应当符合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尽量使用原有的宅基地和村内空闲地。农村村民住宅用地,经乡(镇)人民政府审核,由县级人民政府批准;其中,涉及占用农用地的,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办理审批手续。农村村民出卖、出租住房后,再申请宅基地的,不予批准。
农村房屋买卖无效的条件如下: 一、买卖双方不是同一集体经济组织成员。 二、农村房屋产权分离出卖的。 三、买卖双方中有一方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 四、买卖合同不是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的。 五、买卖合同是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 六、买卖合同存在其他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或者违背公序良俗的情况的。
农村房屋买卖合同有效的条件: 1、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必须具有相应的订立合同的行为能力。 2、合同当事人的意思表示真实。 3、合同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37人已浏览
155人已浏览
149人已浏览
102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