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一是行政处罚决定必须向社会公开(除国家机密、技术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为公众所知晓,这是外部监督的基础。公众、媒体可以通过举报、检举等...
一是行政处罚决定必须向社会公开(除国家机密、技术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为公众所知晓,这是外部监督的基础。公众、媒体可以通过举报、检举等...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修订后的《办法》(环境保护部令第8号)由原来的5章53条增加到8章82条,得到了充实和细化。第一章是总则,第二章是实施主体与管辖,第三章和第四章是行政处罚的程序,第五章是执行,第六章是结案和归档,第七章是监督,第八章是附则。修订后的《办法》在立法目的、制度设计、执法形式和监督形式上都有一些突破。修订后的《办法》突出了以人为本,坚持保障环保部门依法行使职权与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相结合;在制度设计上,突出环保特色,强调各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形成执法合力;在执法形式上,兼顾了处罚违法与纠正违法,强调执法效果;在监督形式上,实行内外结合,形成全方位的监督网络。
【纠正、撤销或变更】主管部门通过接受当事人的申诉和检举,或者通过备案审查等途径,发现下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决定违法或者显失公正的,应当督促其纠正。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经过行政复议,发现下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作出的行政处罚违法或者显失公正的,依法撤销或者变更。
修订后的《办法》在环保部门内部机构关系方面,进一步明确了两类环境行政处罚的实施主体。 《行政处罚法》第十五条规定:“行政处罚由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实施。”第十七条规定:“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可以在法定授权范围内实施行政处罚。”根据上述法律规定,本办法明确了环保系统实施行政处罚主体有两类:一是环保部门;二是经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授权的环境监察机构。他们都可以自己的名义实施环境行政处罚。 另外,环保部门可以委托环境监察机构实施行政处罚。环境监察机构承担有关环境行政处罚的具体工作,但不能以自己名义而必须以委托的环保部门名义实施。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78人已浏览
343人已浏览
172人已浏览
54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