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员工工伤存在内固定,员工需要在达到一定医疗期之后申请劳动能力鉴定,根据劳动能力鉴定结果索取赔偿。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一条职工发生工伤,...
工伤认定有争议的,有以下解决方式: 1、依法申请行政复议; 2、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如果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对工伤认定问题发生争议,当事...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职工个人工伤认定申请书; 2、受伤害职工有效身份证明; 3、劳动合同文本复印件或者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有效证明材料; 4、用人单位事故调查报告书(个人申请的不必提供); 5、两人以上的证人证言(签字、按手印并提供身份证复印件); 6、医疗机构出具的受伤后诊断证明书、初诊病历、住院病历,属于职业病的提供合法有效地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鉴定书。 另外由于机动车事故引起的伤亡事故,提交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交通事故认定书或者相关处理证明。
按相关规定,如果经鉴定,不存在伤残的,仍然是构成工伤的,但由于不构成伤残,无法享受伤残相关的待遇。 相关规定《工伤保险条例》 第三十五条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享受以下待遇: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一级伤残为27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5个月的本人工资,三级伤残为23个月的本人工资,四级伤残为21个月的本人工资; (二)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为:一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90%,二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5%,三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0%,四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5%。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三)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伤残津贴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由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以伤残津贴为基数,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骨折内固定术应鉴定为九级伤残,可以按照如下方式协调赔偿事宜,但律师提醒您的是,在谈判时,一定要注意录音固定证据,以免谈判不成对方赖账不承认劳动关系。 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七条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九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九级伤残为9个月的本人工资;(二)劳动、聘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聘用合同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依据《河北省工伤保险条例实施办法》,九级伤残的,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标准为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时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14个月工资。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标准为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时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8个月工资。构成工伤的,单位在住院期间应支付伙食补助费,其标准为用人单位因公出差伙食补助标准的70%。住院以及遵医嘱护理期间,单位应负责护理,单位未护理的,应按本单位职工平均工资标准一人标准支付护理费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和受伤前一样享受工资待遇。总体而言,九级伤残,最终的赔偿金额大致在10万元左右。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70人已浏览
138人已浏览
89人已浏览
25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