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集体劳动合同需不需要个人签字。根据《劳动合同法》第51条第2款的规定,集体合同由工会代表企业员工方面与使用者签订,尚未设立工会的使用者由上级...
集体劳动合同不是必须签字的。《集体合同规定》第三条规定,集体合同是指使用者和本部门的员工根据法律、法规、规定的规定,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可以,企业员工一方与用人单位平等协商,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签订集体合同。集体合同草案应提交员工代表大会或全体员工讨论通过。集体合同由工会代表企业员工一方与用人单位签订,尚未设立工会的用人单位由上级工会指导工人推荐的代表与用人单位签订。
集体劳动合同签订内容如下: 1、实行集体合同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劳动者整体的合法权益,调整和改善劳动关系,促进企业和劳动者的共同发展; 2、集体合同的主体是职工代表与用人单位; 3、集体合同需由职工代表与用人单位先行协商合同草案,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通过; 4、集体合同签订后应当报送劳动行政部门,劳动行政部门自收到集体合同之日起15日内未提出异议的,集体合同即行生效; 5、集体合同生效后,对用人单位和单位全体职工具有约束力。
签订集体劳动合同的程序: 集体合同订立后应当报送劳动行政部门,由劳动行政部门对其合法性进行审查。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审查实行属地管辖。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签订或变更后,应当自双方首席代表签字之日起10日内,由用人单位一方将文本一式三份报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查。用人单位与本单位职工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异议的事项经集体协商重新签订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的,用人单位一方也应当将文本报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查。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对报送的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的下列事项进行合法性审查:集体协商双方的主体资格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集体协商程序是否违反法律、法规、规章规定;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内容是否与国家规定相抵触。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有异议的,应当自收到文本之日起15日内将《审查意见书》送达双方协商代表。《审查意见书》应当载明以下内容: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当事人双方的名称、地址;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收到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的时间;审查意见;作出审查意见的时间。《审查意见书》应当加盖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印章。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自收到文本之日起15日内未提出异议的,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即行生效。生效的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应当自其生效之日起由协商代表及时以适当的形式向本方全体人员公布。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00人已浏览
168人已浏览
162人已浏览
12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