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为犯罪分子提供交通工具不负法律责任。根据刑法规定,如果明知(包括知道或应该知道)对方是犯罪分子而为其提供交通工具的,构成窝藏...
其中我国法律明确规定单位不能雇佣童工,但却可以雇佣未成年工。不过此时也需要严格按照《劳动法》等法律中的规定,加强对未成年工的保护,同时不能损...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招用已满十六周岁未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并不违法,但应当执行国家在工种、劳动时间、劳动强度和保护措施等方面的规定,不得安排其从事过重、有毒、有害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劳动或者危险作业。 2、除国家另有规定外,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违法,按照每使用一名童工每月处5000元罚款的标准对用工单位给予处罚。
未成年人交通肇事的,并不是所有的交通肇事都构成交通肇事罪。只有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符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规定,才构成交通肇事罪。 而且,是否构成交通肇事罪还由该未成年人的年龄决定。
1、本案属于民事纠纷的可能性不大,应当可能涉嫌刑事犯罪。按照一般的生活原则,未成年人,特别是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随身携带5000余元现金的可能不大,甚至可以说很低。但是,根据问题描述,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可以“出借”5100元,且不让其监护人知道。这完全有悖常理。如果,收到“该借款”已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亦或者虚构事实、捏造事实、诈骗财物,以另受害人会产生精神压力的方式,敲诈勒索公私财物,则受害方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应当报警处理。因为对方未成年人应当已经涉嫌抢劫、诈骗或者敲诈勒索,在警方认定其违法或犯罪事实后,会对受害人的损失财物予以返还,如果相关财物已经被其挥霍殆尽,则受害人监护人可以向对方监护人主张赔偿。如果最终确定,确属民事纠纷,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确实自愿出借,并瞒着家里,则该出借行为的后果,已经超出该未成年人年龄、智力发展对其应有的认知。出借方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可以依据 5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63人已浏览
5,977人已浏览
956人已浏览
11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