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愿进入改制后企业的职工,其职工安置费可以以现金一次性支付;一次性支付有困难的,也可支付不低于20%的首期职工安置费,同时与职工本人签订剩...
员工安置方案必须经员工代表大会或员工大会审议通过,企业方可实施重组。员工安置方案必须及时向广大员工公布,其主要内容包括:企业人员状况和分流安...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根据《企业破产法》,人民法院裁定受理破产申请的,应当同时指定管理人。债务人或者财产持有人在受理破产申请后,应当向管理人清偿债务或者交付财产。破产企业的财产保全措施应当解除,执行程序应当中止。关于破产企业的民事诉讼或仲裁,已经开始但尚未,应当中止。受理破产申请后,人民法院应当确定债权人申报债权的期限。未到期的债权在受理破产申请时视为到期。债权人应当在人民法院确定的债权申报期限内向管理人申报债权。破产企业无效清偿个别债权人的债务。破产财产优先清偿破产费用和共同利益债务后,按以下顺序清偿:1。破产人欠职工的工资、医疗、伤残补助、抚恤费,欠职工个人账户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费用、法律、行政法规应当支付给职工的补偿;2、破产人欠缴的除前一条规定外的社会保险费用和破产人欠缴的税款;3、普通破产债权。破产财产不足以清偿同一顺序的清偿要求的,按比例分配。
集体企业改制以后,对职工的安置基本上是两种情况:一种是给予工龄买断,一次性发放经济补偿金,解除劳动关系。另一种就是继续上班,原来集体企业中的职工成为新企业的正式工人,重新签订劳动合同,享受企业工龄和社会保险保障。1.集体企业改制是属于上个世纪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移过程中的特殊产物,集体企业改制指的是集体所有制企业为适应现代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要求而进行的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社会系统工程。企业改制如何对职工进行安置,已经有许许多多的实际的例子。2.实践中,对集体企业的改制存在许多类型,但基本类型仅有二种。一种类型简称狭义的集体企业改制,是指被改制的集体企业的原管理者成为改制后新设立公司(企业)的股东,另一种类型简称为广义的集体企业改制,是指被改制的集体企业的原管理者不是改制后新设立公司(企业)的股东。改制实务中,集体企业的改制绝大多数都是狭义上的集体企业改制、即集体企业的原管理者或经营者成为被改制后新设立公司(企业)的股东。所以,企业改制如何对职工进行安置,关键是看企业进行的是哪一种的具体类型。而且,每个地方会根据地域不同略有不同。3.从法律的角度来看,集体企业改制实际上是被改制的企业与其他参与改制的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重新调整的过程;从改制的内容来看,主要是对集体企业的出资结构(股权结构)、内部治理结构,企业利益分配结构、劳动用工制度、职工福利和社会保障制度等微观企业制度进行的一系列相配套调整与改革。
企业破产,职工必然面临一个再就业的问题。所以企业破产中,解决职工的就业安置问题关系要破产能不能顺利进行,社会矛盾能不能平稳处理。它是企业破产,尤其是国有企业破产过程中要处理的一个重大问题,它是一个政府负担起社会责任的体现。要进行职工安置必然需要职工安置费,而如果该安置费由企业出的话,则债权人根据破产财产得到清偿的数目必然会减少,所以企业的破产债权人和职工必然会产生矛盾,法律有必要对此进行规范。 破产企业的破产债权人,根据我国《破产法》和《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按照以下的顺序清偿,首先是企业职工的工资和劳动保险费用,其实是企业所欠的税款,最后是其他的债权;同一顺序里的债权不足清偿的,则按比例清偿。根据这些规定,企业职工的安置费并没有作为第一顺序债权来参与破产财产的分配,究其原因是职工的安置费性质所决定的。 职工的安置费不同于职工因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而得到的补偿金,职工解除劳动关系得到的补偿金依据的是劳动法的直接规定,适用于所有的企业;而企业的职工安置费根据的是国务院有关国有企业破产兼并等的相关行政法规的规定以及个别地方政府的规章的规定,具有很强的政策性,且其仅适用于国有企业破产改制中的职工。职工解除劳动关系的补偿金根据《关于审理企业破产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的规定,该补偿金请求权可以参照《破产法》的规定作为第一顺序清偿的破产债权参与企业的破产分配,而职工安置费则不适用该规定。最后最大的区别在于,职工的补偿金是由企业负担的,属于劳动法上的法定责任,对应的是职工的补偿金请求权;而职工的安置费虽然一部分体现为企业负担,但根本上属于政府就破产企业职工就业安置应承担的社会责任,职工只有在自愿选择一次性发放安置费的时候才存在安置费请求权。 根据国发(1997)10号文的规定,除了纳入国家计划调整的破产企业的破产外,破产企业职工安置费不由企业负担,而只能从当地政府补贴、民政救济和社会保障等渠道解决,所以它不像职工的解除劳动关系补偿金及其他债权一样要由破产企业来负担;而且职工安置费并不是都作为安置费一次性发放给职工的,而是会用于转业培训、介绍就业、发放基本生活费等等就业安置用途。所以一般情况下,破产企业的职工安置费并不从企业破产财产的变卖中来支付,因而也就不会和企业的破产债权人的利益存在冲突。 但根据《国务院关于在若干城市试行国有企业破产有关问题的通知》即国发(1994)59号文,以及国发(1997)10号的规定,在这些试点城市中纳入破产计划的国有企业破产时,其职工安置费由企业负担。根据规定,破产企业在转让其土地使用权后,应从转让所得中优先支付企业的职工安置费,即使是该土地使用权已经设定了抵押的,也应该优先支付职工安置费后再用于偿还抵押权人的债权。如果企业的土地使用权转让所得不足以支付安置费用的,则由企业其他财产的转让所得中拨付,且先从未设定抵押的财产转让所得中支付,不足的再从已设定抵押的财产转让所得中支付。最后仍不足的,则根据企业的隶属关系由同级政府负担。因此,对于纳入破产计划的国有企业的破产来说,职工安置费不仅优先于破产法上规定的破产债权,甚至还优先于设定了担保的债权,在顺序上更接近于破产费用。 从上面的规定来看,这些企业的职工安置费用基本上属于企业自身负担的,所以在企业的破产财产有限的情况下,企业的破产债权人的利益势必会因为安置费的拨付而大大减少,甚至得不到任何的清偿。而在实践中,一些地方出于地方保护的考虑,会故意扩大安置费的标准,甚至把不适用这些特殊规定的国有企业也作为纳入破产计划的企业来处理,从而损害债权人的合法利益,达到破产逃债的目的。为此国家曾多次下达规定控制这种情况。应该说,这些规定的实质是把原本应该由政府负担的社会责任,转由企业来负担,这在“企业办社会”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是合乎情理的,但在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发展、社会保障体制的日趋完善的情况下,企业的职工安置必然会最终全部转由国家社会承担。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45人已浏览
132人已浏览
176人已浏览
1,79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