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当事人对重新仲裁作出的裁决不服如何处理。当事人对仲裁庭重新作出的仲裁裁决不服,或者认为新的仲裁裁决也具有应当予以撤销的法定情形的,仍然可以向...
按照我国《劳动法》及《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的规定,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劳动争议时,可以通过协商、调解、仲裁、诉讼等途径来解决,其中协商、调...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劳动者:自收到劳动仲裁裁决书十五日内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用人单位: 3、终局裁决: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裁决。 4、非终局裁决:可自收到劳动仲裁裁决书十五日内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仲裁可以调解,仲裁调解是指在仲裁庭的主持下,仲裁当事人在自愿协商、互谅互让基础上达成协议,从而解决纠纷的一种制度。我国仲裁法第51条第1款规定:仲裁庭在作出裁决前,可以先行调解。当事人自愿调解的,仲裁庭应当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作出裁决。调解达成协议的,仲裁庭应当制作调解书或者根据协议的结果制作裁决书。调解书与裁决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仲裁法》第五十二条调解书应当写明仲裁请求和当事人协议的结果。调解书由仲裁员签名,加盖仲裁委员会印章,送达双方当事人。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发生法律效力。在调解书签收前当事人反悔的,仲裁庭应当及时作出裁决。
在劳动领域的仲裁程序中,当事人具有申请增加或变更仲裁请求的权利。具体来说,在举证期限即将截止的最后阶段,申请人有机会提出针对争议事实更多方面的考虑并请求相应的权益保护。仲裁庭在对申请人的新增请求进行认真审核之后,若认为其属于应当予以受理的范畴,便应当及时地将此信息告知对方当事人,同时给予相应的答辩期间。不过,除非被申请人明确表示放弃这一机会,否则答辩期限不可被忽视。《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 第四十四条 申请人在举证期限届满前可以提出增加或者变更仲裁请求。仲裁庭对申请人增加或者变更的仲裁请求审查后认为应当受理的,应当通知被申请人并给予答辩期。被申请人明确表示放弃答辩期的除外。 申请人在举证期限届满后提出增加或者变更仲裁请求的,应当另行申请仲裁。 第四十五条 仲裁庭裁决案件,应当自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仲裁委员会主任或者其委托的仲裁院负责人书面批准,可以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但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6人已浏览
562人已浏览
59人已浏览
3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