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和集体土地转让方式有差异,且各自有其条件限制。...
答:1.转让土地使用权涉及以下税种营业税: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营业税税目注释(试行稿)》的通知(国税发〔1993〕149号)规定,转让无形...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国有土地划拨与出让存在显著差异,主要表现在性质、申请获取过程、权利和义务关系以及有效期等方面。划拨土地一般是在支付相关补偿及安置费用后无偿获赠,并设定一些限制性条款,如禁止转让、租赁或抵押。出让土地则是由国家在约定时期内向土地使用者授予土地使用权,土地使用者需向政府缴纳土地使用权出让金。 在法定取得方式上,划拨土地的使用权须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许可,土地使用者只需缴纳相关费用便可直接使用该土地。而出让土地,其使用权大多有偿获取,大多情形下是通过公开招标、拍卖、挂牌等方式获得,这也是商品房建设用地主要采用的获取路径。 在权利与义务关系方面,划拨土地的拥有者往往不享有转让、租赁及抵押等权限,其权益的实现会受到相应的约束。而相较之下,出让土地的使用者则拥有法定范畴内的自主决定权,既可以转让土地,也可租赁或者抵押土地。 最后,在期限问题上,划拨土地的使用权一般不会对面向使用期限进行限制,除非有关法律、法规另有规定。而出让土地的使用权往往有明确定义的年限,具体可能为40年、50年,甚至长达70年之久。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五十四条,建设单位使用国有土地,应当以出让等有偿使用方式取得。但是,下列建设用地,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可以以划拨方式取得:(一)国家机关用地和军事用地;(二)城市基础设施用地和公益事业用地;(三)国家重点扶持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用地;(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用地。
土地转让和划拨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针对对象不同:划拨主要针对事业性单位,这些单位在取得国家土地时除缴纳相关税费外,无需支付出让金。出让则是政府将国有土地的一定时间内的使用权有偿转让给企业或个人,出让方需要支付土地出让金。 2. 使用权性质不同:划拨的土地使用权人具有法定规范内的处置权,可进行转让、出租和抵押。而出让的土地使用权人仅具有使用权,无处置权,不得进行转让、出租和抵押。 3. 土地用途不同:划拨的土地主要用于政府项目,如公益事业用地、回迁房等建设用地。出让的土地则多建商品房。 4. 房屋类型不同:划拨土地一般为回迁房、公益事业用地等建设用地类型;出让土地上多建商品房。 5. 交易费用不同:出让的土地在交易时不存在额外费用,而划拨的土地则需要先补交土地使用权出让金。 因此,划拨和出让在土地性质、用途、使用权人及交易费用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购房者需要明确所购房屋的土地使用权取得方式,避免增加交易成本。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六条规定,对于依法改变土地所有权或使用权的,以及因地上建筑物、构筑物等附着物转让导致土地使用权转移的情况,申请人必须向土地所在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土地变更登记申请,并由原土地登记机关依法进行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变更登记。变更登记后,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自变更登记之日起生效。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34人已浏览
30人已浏览
50人已浏览
17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