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一、企业、事业单位建立的各项最高计量标准,由与其主管部门同级的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主持考核。二、计量标准考核的要求:(一)计量标准设备配套齐...
我国法律规定,假释考验期限,从假释之日起计算。有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为没有执行完毕的刑期;无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为十年。...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假释是指对于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一定刑期以后,由于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而附条件地将其提前释放的一种刑罚制度。国家教委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条例》规定:有刑事犯罪行为的,要经过两年考察,方可决定是否能参加高考。1999年1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48条规定:“依法免予刑事处罚、判处非监禁刑罚、判处刑罚宣告缓刑、假释或者刑罚执行完毕的未成年人,在复学、升学、就业等方面与其他成年人享有同等权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歧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作出上述规定,体现了国家对违法和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和挽救的方针。对被人民法院裁定准许假释的未成年人可否参加高考问题,《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与《条例》分别作了不同的规定,《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是效力更高的法律规范,应适用该法的规定。因此,你儿子现被假释在家,可以参加高考,而无须经过两年考察。
假释考验期,是指法律规定的对假释的犯罪分子在社会上对其进行考察的期限。根据《刑法第83条的规定:有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为没有执行完毕的刑期;无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为十年。假释考验期限,从假释之日起计算。假释考验期,假释是对符合假释法定条件的犯罪分子附条件的提前释放,在刑期执行完毕之前对获得假释的罪犯制定一定期限的考察,这段期限就是假释考验期。刑法第83条规定的假释考试期:“被判有期徒刑的为没有执行完毕的刑期,被判无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为十年,假释考验期从假释宣告之日起计算。”可见,有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肯定低于总刑期的二分之一;《刑法》第八十五条规定: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由公安机关予以监督,如果没有本法第八十六条规定的情形,假释考验期满,就认为原判刑罚已经执行完毕,并公开予以宣告。
假释考验期限,是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一定刑期之后,因其遵守监规,接受教育和改造,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而附条件地将其予以提前释放,并在一定期限内对其考验的期限。 假释在我国刑法中一项重要的刑罚执行制度,正确地适用假释,把那些经过一定服刑期间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必要继续关押改造的罪犯放到社会上进行改造,可以有效地鼓励犯罪分子服从教育和改造,使之早日复归社会、有利于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47人已浏览
172人已浏览
1,116人已浏览
13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