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判实刑罚金应该去缴纳,但是通常不缴纳不会影响减刑。罚金是主刑的附加刑,是必须缴纳的。不缴纳罚金的处理方式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
拒不缴纳罚金的,对减刑有所影响,同时还会被强制执行罚金,建议主动缴纳为好。...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罚款期满不缴纳的,强制缴纳。对不能全部缴纳罚款的,人民法院随时发现被执行人有可执行的财产,将随时追缴。因不可抗拒的灾害等原因缴纳确有困难的,经人民法院裁定,可以延期缴纳,酌情减少或者免除。但在司法实践中,不缴纳罚款不仅会影响判决,而且在判决执行过程中也会限制减刑和假释。最高人民法院有通知,其精神是拒绝缴纳罚款的,必须体现在刑期和执行方式上,必须体现在以后的实际执行中,即假释和减刑必须有限制。罪犯在服刑期间未缴纳罚款的,有执行能力不缴纳的,减刑、假释应当严格控制,可能不减刑、假释。欧阳律师建议,如果拒绝缴纳罚款,判决会体现在刑期和执行方式上,后续实际执行中会限制假释和减刑。
不交罚金,会直接影响法院的判决: 在司法实践中,法院判处的罚金,一般是在判决没有正式宣判前就要求缴纳的。 如果不交,本来可以判处缓刑的,一般就判处实刑了,比如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5年执行的,直接就判处3年有期徒刑,人就送到监狱去了;如果本来就是实刑,不交罚金的,可能直接在刑期上,上浮10%至20%。比如原来判处5年的,现在就判6年了。 不交罚金的,在判决执行过程中,对减刑、假释等也是有限制的。 总之,对于罚金刑,几年前,最高人民法院就有个通知,其精神是:对于拒绝缴纳罚金的,必须在刑期以及执行方式上有所体现,必须在以后的实际执行中有所体现,即在假释、减刑必须有所限制。 减刑的适用条件: 1、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和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犯罪分子。也就是说,减刑的对象只有被判处刑种的限制,而没有犯罪性质和被判刑期的长短的限制; 2、在刑罚执行期间,正在执行刑罚的犯罪分子,符合法定的减刑情节,如果没有被判处刑罚或者刑罚已执行完毕,减刑就不存在的意义。只有符合上述两个前提条件的犯罪分子,才能适用减刑。
不交罚金会影响判刑,但与减刑没有关系,减刑主要取决于罪犯在监狱的表现。 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58人已浏览
191人已浏览
214人已浏览
158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