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同工同酬是指用人单位对于技术和劳动熟练程度相同的劳动者,在同是同种工作时,不分性别、年龄、民族、区域的差别,只要提供相同的劳动量,就获得相同...
1、《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适用本法:(1)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2)因订立、履...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没有实行同工同酬的,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举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差额,或者提起劳动争议仲裁,不服仲裁裁定的,可以向法院起诉。《劳动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调解原则适用于仲裁和诉讼程序。第七十九条规定,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同工同酬是指用人单位对于技术和劳动熟练程度相同的劳动者,在同是同种工作时,不分性别、年龄、民族、区域的差别,只要提供相同的劳动量,就获得相同的劳动报酬。同工同酬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第一是劳动者的工作岗位,工作内容相同。第二是在相同的工作岗位上付出了与别人同样的工作量。第三,同工同酬是同样的工作量,取得了相同的工作业绩。用人单位不同工同酬,劳动者可以维权途径:第一,派遣工直接与负责人进行协商,就提高工资标准达成一致意见。第二,劳务派遣员工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保障监察机构进行投诉或举报,要求公司支付差额及补偿金。第三,向有管辖权的仲裁机构提出申请,依据通过法律途径进行维权。
没有实行同工同酬的,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举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差额,或者提起劳动争议仲裁,不服仲裁裁定的,可以向法院起诉。《劳动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调解原则适用于仲裁和诉讼程序。第七十九条规定,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56人已浏览
3,105人已浏览
208人已浏览
16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