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关于“员工病假期间单位不发工资吗”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工资支付发生劳动争议的,当事人可依法向劳动争议仲裁机关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
产假期间工资是社保发。有缴纳生育保险,由社保局发放生育津贴。未缴纳,由公司支付产假工资。 《女职工劳动特别保护法》 第八条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首先要看你们之间的劳动合同中是否有约定,有约定的按照约定处理。产假是指职业女性根据法律规定享有的休假权利,从产前到产后,一般有98天。职业女性在休产假期间,用人单位不得降低其工资、辞退或者以其他形式解除劳动合同。职业女性休产假享受生育保险待遇,由社保统筹基金报销相关医疗费和发放生育津贴;职业女性没有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用人单位承担。
具体病假工资需根据用人单位公司规章制度确定,但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80%。若用人单位拒不支付病假工资的,可向劳动保障部门(劳动监察大队)投诉、举报;劳动部关于印发《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的通知59.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治疗期间,在规定的医疗期间内由企业按有关规定支付其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但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劳动合同法》第四条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在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实施过程中,工会或者职工认为不适当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通过协商予以修改完善。用人单位应当将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十条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实施劳动保障监察,履行下列职责:(一)宣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督促用人单位贯彻执行;(二)检查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情况;(三)受理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的举报、投诉;(四)依法纠正和查处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第五条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病假期间用人单位倒闭是否影响经济补偿金,视所在省市规定。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4条(4)项、第46条(6)项、第47条,使用者破产,劳动合同终止,使用者应按劳动者本部门的工作年数每年支付一个月的工资经济补偿金。计算经济补偿金的月薪是指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或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包括时薪、工资、各种补助金和津贴、奖金等货币收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计算。工人工作未满12个月,按实际工作月数计算平均工资。劳动者病假期间,工资必然减少,用人单位此时破产,有的省份规定按正常出勤期间12个月工资计算,不受影响;也有的省份因为受最低工资保护,照算。对此,建议咨询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811人已浏览
181人已浏览
198人已浏览
19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