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不可抗力是合同的法定解除情形之一,若发生不可抗力致使合同...
不可抗力消除后不可以单方解除合同。但是如果当事人协商一致同意解除合同,则可以解除。根据2021年生效的《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第一款的规定,...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不可抗力致使合同无法履行的可以解除合同。法律规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当事人可以行使法定法定解除权终止合同关系。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应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要求恢复原状、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要求赔偿损失。
《民法典》规定,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不可抗力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实现,该合同失去意义,应归于消灭。在此情况下,我国允许当事人通过行使解除权的方式消灭合同关系。 不可抗力即存在合同签订时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发生不可抗力后,当事人一方负有两项义务: (一)及时通知义务。未及时通知,造成损失扩大的,对扩大部分不可免责。 (二)证明义务。须向对方证明所称不可抗力确实存在。
不可抗力致使合同无法履行的可以解除合同。法律规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当事人可以行使法定法定解除权终止合同关系。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应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要求恢复原状、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要求赔偿损失。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24人已浏览
174人已浏览
171人已浏览
21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