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要说明的是,如果一方用假名,并且在签合同后下落不明,又因为该合同获得了利益甚至款项,那么有可能涉及商业欺诈的民事责任,情节严重的可能涉嫌诈骗...
关于假用别人名字签合同有效吗? 不一定。代理合同即是以被代理人的名义签。你所说的情形,构成法律上的表见代理。要解除合同则需要双方协商,协商不...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签假名字的合同是否有效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断。如果是故意用假名字签合同,用欺诈的方法跟他人签合同,则属于撤销的合同。根据2021年生效的《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的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第一百四十九条规定,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协议只要是双方自愿达成,符合法律规定(政策性问题一直存在争议),经过公证都是具有法律效力的。 当然,借名买房的案例数不胜数,还是有风险的。律师建议不要这样做。 该协议由律师起草,只能降低风险,但不能完全消除。需要注意的是,借名购房合同不是信托合同。在信托合同中,受托人不仅取得了信托财产的所有权或其他权利,而且有权积极管理和处分信托财产。;借名购房合同中,借名人仍有权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财产。另外,借名购房合同也不是通谋虚伪表示。表意人在通谋虚伪表示中没有作出意思表示的真意,相对人明知并达成协议,因此意思表示在当事人之间无效。而且在借名购房合同中,借名人确实有将房屋登记在他人名下的法律约束意思,出名人也在这一意义上作出了承诺,双方达成了真实的意思表示。因此,借名购房合同不同于通谋虚伪。
无效的,《民法典》中明确以合法形掩盖非法目的合同,无效;善意取得。意思表示不真实的合同,即意思表示有瑕疵,如: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的,无效。 根据法律规定,合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 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5、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47人已浏览
135人已浏览
263人已浏览
438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