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首先与老板进行私下和解。 全面收集好老板拖欠工资的证据(包括考勤表、财务部门证言、员工们的证言、之前发工资的证据等等),然后向劳动保障监察...
一、老板拖欠工资不给怎么办 建议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单位这种违法行为 二。...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一、在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情况下,劳动者要先和用人单位协商,如果协商无法解决,则可以通过以下法律途径来解决: (1)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举报; (2)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需要注意的是,要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 (3)通过诉讼途径解决。这又分三种情况:一是针对劳动纠纷案件,经劳动仲裁后任何一方不服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二是经仲裁后都服从,劳动仲裁裁决生效后,用人单位不执行的,劳动者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三是属于劳务欠款类的可直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1)《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九条劳动监察用人单位违反国家规定,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拖欠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劳动行政部门应当依法处理 2)《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十七条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的调查,应当自立案之日起60个工作日内完成;对情况复杂的,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30个工作日。
私人用人单位的员工如果想要离职,可以随时离开。但如果用人单位拖欠员工的工资,就无法通过协商来解决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员工可以采取以下途径来处理: - 如果拖欠工资的事实已经确定,员工可以向当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或举报,并要求依法处理。 - 如果劳动监察大队要求用人单位在限期内支付工资,但用人单位仍未支付,员工可以报警并追究老板的刑事责任。 - 如果拖欠工资的事实没有确凿证据,员工需要通过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来解决问题。 - 如果对仲裁裁决不服,员工还可以向法院起诉解决。
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时,用人单位有责任一次性付清劳动者的工资。如果未能按时支付,劳动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劳动监察大队)投诉,劳动监察大队将责令限期支付,若逾期不支付,劳动者可以请求加付赔偿金。赔偿金标准为应付金额的50%以上100%以下。 2. 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申请时需提交书面仲裁申请书(2份)、证据清单和相应证据材料(2份),主要证据包括劳动合同、工资账单和身份证复印件(1份)。 根据法律规定,员工离职时,公司应于离职时结算员工的全部工资。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9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若双方另有约定,公司应按照约定办理。 不同地区对员工离职工资结算也有相应规定。一些地方明确要求在离职当日结清工资,如《广东省工资支付条例》第13条规定。而另一些地方则可以延后结清,如《深圳市员工工资支付条例》第13条规定。一些地方可以在离职手续办妥后结清或从其约定,如《上海市企业工资支付办法》规定。 因此,公司应在员工离职时结算工资,但具体规定还需参照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官网查询。若用人单位未按时支付工资,劳动者可依法维权。根据《劳动合同法》第37条规定,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或根据《劳动合同法》第85条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若逾期不支付,则应按标准支付加倍的赔偿金。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45人已浏览
32人已浏览
47人已浏览
1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