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协助征地补偿登记、调查; 2、督促、指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施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具体事项; 3、监督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对征地补偿费用的管理、使...
1、协助征地补偿登记、调查; 2、督促、指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施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具体事项; 3、监督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对征地补偿费用的管理、使...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国务院或省级人民政府依法批准用地的批复文件,其中,国务院批准的城市用地还应公开省级人民政府审核同意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实施方案的文件; 2、地方人民政府转发国务院批准用地的文件(用地面积、补偿标准、安置途径等批准情况与申报情况相比发生变化的,转发文件中应明确表述变化后情况); 3、征地告知书以及履行征地报批前程序的相关证明材料; 4、市、县政府用地报批时拟定的“一书四方案”(建设用地项目呈报说明书、农用地转用方案、补充耕地方案、征收土地方案、供地方案;城市建设用地为“一书三方案”,即建设用地项目呈报说明书、农用地转用方案、补充耕地方案、征收土地方案); 5、征地批后实施中征地公告、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等有关材料。
镇政府没有征收土地的权利。征收土地需要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其他机关无权批准,否则属于违法征收土地;补偿标准根据批准文件中的“征收土地方案”确定,但不得低于当地区片地价,否则属于补偿违法;征地要在征地范围内对征地文号,补偿标准等予以公告,保证被征地户的知情确认听证权,否则属于程序违法;补偿款要一次性支付到位,不能按月支付;地上附着物的补偿由当地制定,也可以通过评估确定补偿;如果征地违法的话,可以拒绝交出土地。
政府征地首先应当报有关部门批准,征收土地方案经依法批准后,由被征收土地所在地的市、县人民政府组织实施。在被征收土地所在地的乡(镇)、村予以公告,听取被征收土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意见。被征收土地的所有权人、使用权人应当在公告规定的期限内,持土地权属证书到公告指定的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征地补偿登记。对补偿标准有争议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协调;协调不成的,由批准征收土地的人民政府裁决。最后在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批准之日起3个月内全额支付征收的各项费用。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515人已浏览
1,503人已浏览
308人已浏览
14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