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劳动能力鉴定程序有以下步骤: 1、提出申请凡因工、因病需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的职工,用人单位应在规定时间内组织职工进行劳动能力鉴定,以书面形式向...
劳动能力鉴定程序有以下步骤: 1、提出申请凡因工、因病需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的职工,用人单位应在规定时间内组织职工进行劳动能力鉴定,以书面形式向...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员工发生工伤,经治疗医疗终结期满(伤情相对稳定)后有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接受劳动能力鉴定。出院前已经进行工伤认定的,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应当在职工医疗终结期满30日内向当地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相关资料。2、出院后进行工伤认定的,应当在工伤认定后30日内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并按照规定进行鉴定。用人单位应当在规定时间内组织职工进行劳动能力鉴定,以书面形式向劳动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填写《劳动鉴定申请表》。企业不提出申请的,职工及其亲属可以申请,劳动鉴定委员会不得拒绝。工伤认定决定书(或工伤证明)、工伤诊断证明、医院记载的关于受伤职工病情、病志、治疗情况的信息(包括相关放射性材料等)。(1)伤害认定决定书(或工伤证明书)复印件1份;(2)被鉴定人身份证复印件1份,一寸照片2张;(3)被鉴定人的病历、诊断证明、理化检验报告、CT、X光片等诊疗资料复印件;(四)申请再次鉴定(确认)的,应当提供初次鉴定结论通知书的复印件。(五)工死职工供养亲属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确认),还需提供被鉴定人与工伤职工亲属关系的有效证明;(六)法律、政策或者劳动能力鉴定机构要求的其他材料。提供上述材料复印件时,原件应送劳动能力鉴定机构核对(核对后退持有人保管)。
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劳动者因工或非因工负伤以及患病后,劳动鉴定机构根据国家鉴定标准,运用有关政策和医学科学技术的方法、手段确定劳动者伤残程度和丧失劳动能力程度的一种综合评定。它是给予受伤害职工保险待遇的基础和前提条件,也是工伤保险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劳动能力鉴定三大程序: 1、劳动鉴定受理-由申请劳动鉴定的职工所在企业填写《劳动鉴定申请表》,并向基层劳动鉴定委员会提供有关诊断证明和检查资料。 2、进行劳动鉴定-由企业所在地的劳动鉴定委员会聘请专家对申请劳动鉴定的职工伤残情况进行鉴定,作出最初伤残等级鉴定。 3、劳动能力鉴定复核-经专家鉴定,签署伤残等级鉴定意见后,上报劳动鉴定委员会;经劳动鉴定委员会集体审核,写出书面伤残等级鉴定结论,并通知申请鉴定职工;职工对鉴定结论不服的,可在接到鉴定结论通知后,向上一级劳动鉴定委员会申请复查鉴定。知识延伸——《工伤保险条例》中有关劳动能力鉴定的法律规定:《工伤保险条例》第四章劳动能力鉴定第二十一条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第二十二条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劳动功能障碍分为十个伤残等级,最重的为一级,最轻的为十级。
劳动力鉴定程序有以下步骤:第一,提出申请。因为工人生病需要进行劳动力鉴定的员工,使用者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组织员工进行劳动力鉴定,书面向劳动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填写《劳动力鉴定申请书》。如果企业不提出申请,员工及其近亲属可以申请,劳动鉴定委员会不得拒绝;二是进行审批。劳动鉴定办公室工作人员,收到劳动鉴定申报后,必须进行审查第三,办理鉴定手续。劳动鉴定委员会办公室,经审查决定受理的申请,可以根据情况通知使用者和被鉴定者鉴定事项,第四,发行鉴定结论。劳动鉴定委员会根据国家标准、劳动法规和鉴定意见,作出鉴定结论。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03人已浏览
89人已浏览
113人已浏览
20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